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赵全胜访谈录:中日关系、新一届中国政府外交特点及走向
作者:吴运亮 朱 炜     时间:2016/1/15 15:04:44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714日)

      

赵全胜,美国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终身教授,美利坚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共同主持人之一。研究专长为东亚国际关系和地区政治,特别是中日关系。其所著《日本的政策制定》,为理解日本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提供了关键的理论框架。此书在出版后即被Choice杂志评选为“优秀学术著作”并进行推荐。

  吴运亮、朱炜(以下简称吴):安倍晋三上台之后,他的一系列举动引起了中日关系的很大波动。在您看来,近期中日关系有哪些特点?

  赵全胜(以下简称赵):应该把中日关系放在一个大框架中来进行考察。这个大框架就是亚太地区以至于全球所出现的国际关系学称之为“权势转移”(PowerTransition)的理论。日本不得不面临中国崛起所带来的亚太地区格局的变化。日本内部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坚持走和美国结盟的路线,依靠美日同盟来对付中国的崛起,这是一种主流思维。第二种意见是重归亚洲,在与美国保持同盟的前提下,发展和亚洲的关系,特别是和中国及朝鲜半岛之间的关系。

  从小的格局来看,日本国内出现的集体性右倾化,也是由于日本近20年来所出现的经济“不景气”,在经济上与中国出现了巨大的反差,而造成的一种集体骚动。此外,现在日本产生了一个代沟的问题,像安倍这样出生于战后的首相,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歉疚感,与战前出生的首相相比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变化。那么把这个大背景、小背景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日本对中国采取一系列对抗政策的这样一种情况。

  吴:那么您认为中日关系可能的走向是什么?

  赵:日本外交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鸭子外交”:在水面上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做松动,在水面下却进行一些桌面下的外交。桌面下的外交,有时候会与水面上外交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性。也就是说,在日本内部有一股很强的力量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安倍在第一次任首相期间,就曾经进行所谓的“破冰之旅”,现在,各种迹象表明日本又在紧锣密鼓地运用这种“鸭子外交”战略。其实中国也愿意在坚持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不受损害的情况下,使中日关系得到改善。当然,对于中日关系的走向,美国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关键的。

  吴:在目前这种发展态势下,你认为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走向大概是什么?

  赵:新一届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可能的走向:第一,中国不能低估美国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实力;第二,加强中国的创造性思维,在日益走向全球的背景下,中国要有一些新思路;第三,在人才培养和利用方面,需要改变过去由高官担任外交官的做法,拓宽外交人才培养和利用渠道。

  吴:在您看来,美国国际关系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中国具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赵:我觉得,目前中国与美国在上述学科发展上的差距非常大。那么,最好的捷径就是“请进来,走出去”,特别是通过双方共同完成一些项目,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中国乃至于东亚要有自己的一些声音,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产生适合自己国情的一套理论。要营造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鼓励学术界和实务界之间进行学术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而在学术和实务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8486818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