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日本文论》新书发布暨选题策划研讨会”在京召开

作者:孙家珅 陈 祥     时间:2023/5/23 10:08:54

2023年4月25日,“《日本文论》新书发布暨选题策划研讨会”在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机构的专家学者,中国社科院科研局、中国历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相关单位代表和中国社会科学网、人民中国、中国网、中新社等媒体人士与会。 

  会议开幕致辞环节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唐永亮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研究员在致辞中表示,《日本文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学刊杂志社着力打造的“二二三”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和致中国社会科学院贺信精神,加快构建有中国特色日本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重要举措。《日本文论》是《日本学刊》的姊妹刊,其关系定位是“相互关联、互为补充、各展优长、相得益彰”。《日本文论》自2019年创刊以来,得到了各方关心、关爱和扶持,特别是在2022年荣获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性集刊出版资助,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各方大力支持下,过去四年中,《日本文论》不仅连续三年被评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CNI名录集刊”,更在2023年1月成功跻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评价报告(2022)》核心集刊行列。今后,文论将继续坚持长周期、广视域、大深远的研究定位与刊物品质,着力推进日本战后史研究。这既是基于日本研究所的职能定位,也来自长期科研实践的切身感受。对日本研究而言,“战后”具有特殊挖掘潜力和独有的学术天地,我们应借此开拓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导入更丰富的学科工具。 

  中国社科院科研局期刊与年鉴管理处干部孙婉婷表示,学术刊物不仅是发表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对于引领学术研究方向、培养学术队伍也发挥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视集刊建设,希望下一年度的《日本文论》有重点、有亮点,打造好特色集刊品牌。 

  中国历史研究院成果评价处负责人倪梁鸣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历史研究院设立学术性集刊出版资助项目,旨在对体现中国历史学水平的集刊予以资助。《日本文论》是2022年立项的集刊,其注重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研究,将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相结合,注重青年人才队伍培养,均给评审专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马克思主义出版分社、当代世界出版分社社长祝得彬在致辞中表示,《日本文论》从2019年创刊至今共出版了8辑,取得了不菲成绩。2002年开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集刊,形成了集刊矩阵,涵盖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历史学和文学等人文社科领域,未来将进一步做好出版传播工作,希望与会专家能对《日本文论》的发展给予更多支持。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学刊编辑部主任叶琳主持作者代表发言环节。首先由唐永亮研究员就《日本文论》2022年两辑的选稿、组稿、编辑情况进行了说明。他指出,《日本文论》编辑部坚持以史为鉴,以专题形式刊发成果。2022年第一辑《日本文论》推出“《日本书纪》专题研究”,并设置社会史栏目和经济史栏目;第二辑设置政治外交史、社会文化史、经济史和思想史四个栏目。两辑贯彻长时段、广视域、深层次、跨学科的办刊宗旨,旨在把问题分析得更深入、更透彻。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刘晓峰认为,创刊《日本文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并表示有幸组织青年学者做《日本书纪》的研究专题,感谢编辑部对青年学者的支持。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蔡凤林表示,《日本文论》长时段、广视域、深层次、跨学科的研究视野体现了学术洞察力和学术眼光。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何鹏举表示,其在文论上发表的文章灵感来源于在新冠疫情期间思考疫病和江户思想史的关系,感谢《日本文论》编辑部给予青年学者的平台和机会。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龚卉表示,作为青年学者,很荣幸有《日本文论》这样的发表平台。其在文论上发表的文章内容旨在探寻《日本书纪》和《古事记》的区别。 

   选题策划环节由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编辑部副主任陈祥主持,多位《日本文论》的编委及资深专家发言。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高洪提出了办好《日本文论》的四要素:一是应保持高站位,二是要与《日本学刊》保持差异化办刊并形成互补,三是突出中国的日本研究特色,四是原则上不能脱离广义上的“文”和“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孙歌指出,《日本文论》要从历史角度出发,做好战后日本问题研究,探寻有深度有思考的办刊方式,努力成为全国日本研究的特色化杂志。刘晓峰教授指出,《日本文论》选题应突出历史和文化研究方向,把日本放在东亚和区域国别史的视角进行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新生指出,日本战后历史至今已达78年,其重要性逐渐超越战前,应进行专题组稿并深入探讨,要积极借鉴日本学术界、欧美学术界的学术创新。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周维宏表示,《日本文论》选题应倾向于具有灵活性和深度性的长周期研究,应鼓励学术创新并扶持新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董炳月表示应推动编委的作者化和内容的专题化,抓住热点话题,和知识界形成互动,扩大影响力。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郭连友指出,《日本文论》应注意约稿和投稿并重,相互结合,还可以书评的形式及时反映最新的研究状况。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张建立表示,集刊选题可聚焦日本现代化过程中的经典研究问题,突出中国学者的观点,对相关概念演变进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副研究员余倩指出,中国社科院评价体系不仅仅局限于影响因子,还增加了同行评议部分,希望《日本文论》能够在长时段、广视域、深层次、跨学科的基础研究方面深耕细作,努力成为中国日本研究成果推介的又一高端平台。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吴怀中研究员做会议总结。他首先感谢大家就进一步办好《日本文论》、明确学科和学术定位提出的宝贵意见,并作了积极回应。他指出:第一,《日本文论》要关注历史研究。中日两国有着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不研究日本历史,无法看清今天的日本,现实问题很多也都是历史问题。第二,《日本文论》要追求大历史而不是片段的历史,要关照古今,打通中外。第三,《日本文论》办刊方针要与日本研究所的学科发展建设方向相统一,需要紧跟学科理论、丰富发展“三大体系”,着力为中国学界长时段、立体化研究日本提供平台。第四,《日本文论》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路径,应通过横向拓展,借鉴欧美学界的优秀成果,形成有特色的区域史、跨国史、全球史视角,以求把中日关系的本质特征研究清楚。总之,要真正实现《日本文论》与《日本学刊》的“双子效应”。   

(《日本学刊》编辑部 孙家珅、陈祥供稿、供图)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