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日本再兴战略"及日本经济未来走向”学术研讨会综述
作者:刘 瑞     时间:2015/5/3 16:52:46

2014年7月8日,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举行专题学术研讨会,对2014年6月28日日本政府出台的“日本再兴战略”修订版以及日本经济走势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李薇所长指出, 2013年6月日本政府公布“日本再兴战略”,从政策上明确了涉及结构改革的“第三支箭”的基本导向。在此次修订版中,日本政府总结了一年来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取得的成果,如制定、修改了“产业竞争力强化法案”、“国家战略特别区域法”等近40部法律,推动电力市场自由化改革,触及农政改革等,在研究过程中,应厘清这些成果的实际内涵,分析这次修订的深层原因和重要焦点,以此判断安倍的政策意图以及日本经济未来走向。

“修订版再兴战略”涉及内容众多,与上次报告相比,此次政策重点为提高企业和国家层面的收益和盈利能力,并据此出台了多项不同以往的新举措,与会研究人员对相关重点领域和最新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法人税制改革。张淑英研究员认为法人税率下调的新举措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下调法人税率是否与日本政府承诺的健全财政目标相冲突,二是减税带来的空缺如何弥补。第二,农政改革。所长助理张季风研究员认为报告对发展农业与农业结构、农村组织改革十分重视,但却未切中要害。日本农业或者农村的根本问题在于农业劳动者的超老龄化和后继无人问题以及粮食自给率低下,而报告中却没有触及,而是将过多的笔墨用于如何扩大所谓“六次产业”、农产品出口的规模上,其急功近利的理念可见一斑。第三,雇佣制度改革。丁敏副研究员认为报告中体现出日本政府对日本劳动力的担忧。日本老龄少子化问题严重制约着日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在解决劳动力问题上凸显政策乏力,今后将希望寄托在女性以及努力挖掘老龄劳动力等方面。第四,国家战略特区。经济研究室主任徐梅研究员指出,安倍政府试图以国家战略特区作为今后结构改革的“突破口”。日本于2013年12月通过《国家战略特区法》,并于2014年3月在六个地区创建“国家战略特区”,每个特区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实行不同的改革内容,特区制度有利于避开一些法律限制和改革阻力,加快结构改革进程,并灵活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地区之间的竞争。第五,地方经济与中小企业。丁敏强调了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认为振兴日本经济离不开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曾经是孕育日本创业者和企业家的源泉,如今却大幅度萎缩,主要表现为大量中小企业消失,对社会提供就业岗位减少,导致地域经济低迷。第六,金融改革。姚海天博士指出,推动风险资金供给、促进投资链(Investment Chain)的效率化是报告的一个关键点。日本企业的经营、投资普遍以安全性为出发点,在本次报告中,强调了风险资金的供给和投资链效率的提升,这种对投资体系的改良让人耳目一新。刘瑞副研究员分析了日本年金养老金投资基金(GPIF)改革动向。作为全球最大的养老基金,报告提出改变其资产配置比例,从国债向风险资产倾斜。此举对日本股市和国债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视,同时对公司治理模式提出挑战,也对中国社保基金运营具有借鉴意义。第七,能源领域。目前,以打破电力行业垄断割据局面、引入竞争原理的日本新一轮电力体系改革正在继续推进。徐梅进一步关注了日本能源外交新动向。在报告中,日本提出要尽早实现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LNG),此外,日本对非洲资源国的能源外交日趋活跃,值得关注和研究。

日本政府从2001年小泉内阁开始,各届政府均出台相应的经济增长战略,但仍未使日本经济摆脱长期低迷困境。在讨论政策课题与展望时,与会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日本政府今后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仍将面临诸多政策难点,能否实现既定目标尚需实践检验。李清如博士分析了报告的积极作用与政治意图,指出报告在很多方面比较迎合日本经济和日本民众的现实需求。周晓娜博士针对修订版战略面临的十项挑战进行了阐述,认为政策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有赖于安倍政府今后如何进一步细化具体改革方向。

最后,杨伯江副所长从两方面对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一是内容充实,与会研究人员既探讨了“修订版再兴战略”在“安倍经济学”所处位置,也分析了其主要修订内容和政策重点,进而从政策效果和政策难点思考和把握“安倍经济学”的未来前景。二是经济学科研究具有外溢和渗透效果,体现出学科之间较强的粘连性。如日本对外开放劳动市场与日本文化相关,老龄化现象涉及日本社会问题。在能源领域,日本积极参与美国页岩气革命,力图尽早实现从美国进口LNG,也会影响日本外交格局和战略布局。学术讨论会通过对“修订版再兴战略”的解剖,将基础研究、长期跟踪与最新动态相结合,重点考量“安倍经济学”以及日本经济未来走向,显示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