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中日韩儒学比较研究专家潘畅和

作者:日本学刊     时间:2016/1/14 10:40:16

潘畅和

潘畅和,中华日本哲学会前任法人代表(2002.5-2013.7)、理事长(2002.5-2005.8)、副会长兼秘书长(2005.8-2011.9),现任常务理事。

潘畅和,女,195510月生,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人。1974年下乡,1976年招工。1983年延边大学汉语专业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1989年延边大学硕士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2002年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到中国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韩国启明大学哲学研究所任客座研究员。现任延边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学科主任,吉林省哲学学会副理事长。

研究方向与视角

主要从事中日韩儒学比较研究。主要观点:东亚儒学文化圈由中国、日本、韩国三国构成,儒学的典型形态即为这三国的儒家文化形态。中国作为儒家文化的原创国,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日本和韩国作为接受儒家文化的子文化,又恰好将儒学的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方面各自做了极大的发挥,从而将儒家文化内在的各种文本功能在不同的文化主体中做出了现实的不同诠释。而这种不同主要源自不同主体做出的不同价值选择:如果说日本更多地发展了技术文化而追求具体实力的提高,那么古代朝鲜则更多地发展了精神文化而追求普遍的个体人格的完善。这样,在日本以实力、武功、技艺为尺度而容不得争辩,进而培养出等级森严、顺从大势、忠于职守、勇于献身的行动文化。而在古代朝鲜则形成了文治、文班、文人、文笔、话语的霸权,培养出遵守尊卑秩序、服从道德命令、宁死不屈志操的个体人格精神。

主要相关著作

《中朝日哲学比较初探》(专著),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古代朝鲜和日本的儒学特质及其成因比较研究》(专著),韩国学术情报(株)2005年版;《中日韩儒学比较论》(专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东亚儒家文化圈的价值冲突——以古代朝鲜和日本的儒家文化比较为中心》(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日本古代思想史论》(1)(主编),韩国学术情报(株)2005年版;《日本古代思想史论》(2)(主编),韩国学术情报(株)2009年版;《中国·朝鲜·日本传统哲学比较研究》(合著),延边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东亚传统哲学》(合著),(韩国)艺文书院1998年韩文版;《韩国儒学研究》(合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等。

主要相关研究论文

《论日本的武士、武士政权及武士道》(《东疆学刊》2012年第2期);《从汉字、儒学、秦始皇看中国大一统的文化模式》(《延边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古代日本与朝鲜的特殊阶层——武士与两班之比较》(《日本学刊》2010年第5期);《论日本与韩国文化机质的不同特色》(台湾《人文与社会》第二卷第六期20106月);《儒释道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会议综述》(《哲学动态》2009年第12期);《对中国实学的哲学诠释》(《延边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古代中国与朝鲜的哲学传统比较》(《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5期);《评牛建科的〈复古神道哲学思想研究〉》(《东疆学刊》2007年第4期);《日本文化的发生学特点》(《日本学刊》2007年第5期);《对韩国实学的哲学诠释》(《延边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朱子学在日本江户时期急速兴起的原因及其特色(《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3期);《韩国和日本朱子学特色比较》(韩文,《哲学研究》韩国第96200511月);《对日本儒教特征的再诠释》(《东疆学刊》2004年第1期);《古代朝鲜和日本朱子学特色比较》(《哲学研究》2002年第12期);《日韩儒家文化背景比较》(《日本学刊》2001年第3期);《中、朝、日道教思想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儒学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日本学研究》6);传播和影响:《本草纲目》在日本(《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比较视角下的韩国和日本的朱子学(朝鲜文,《KOREAN学研究》1994年第1期);《程朱理学东渐:朝鲜与日本之比较》(《延边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朝鲜日本朱子学之宏观比较》(《东北亚研究》1992年第4期);《闇斋与退溪学风之异同》(译文,《朝鲜问题研究丛书·3》)等50余篇。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9190446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