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日本学刊》2013年第3期,第六届《日本学刊》优秀论文隅谷奖三等奖)
内容提要:与先发工业化国家比较,日本属于后发展国家,其所采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属于赶超经济。如果以此作为观察视角,日本的赶超经济在战后经历了赶超试验、泡沫试验、转型试验三个阶段。日本赶超经济在这三个阶段的绩效表现有所不同:赶超试验阶段绩效显著,泡沫试验阶段弊端显露,转型试验阶段步履维艰。通过对日本赶超经济三个阶段性发展过程的认真观察和深度思考,可以发现其赶超经济难以克服的体制性缺陷。这正是日本经济转型试验中制度创新的瓶颈。日本赶超经济所经历的比较完整的过程,向人们验证了一个命题:政府干预既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经济衰退的根源。
关键词:日本经济 赶超经济 后发展国家 体制性缺陷
作者简介:徐平,辽宁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F131.1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2-7874(2013)03-0003-20
德国学者雅斯贝斯指出:“文明的真实始末(只有)在其发展和衰退中(才会)被理解。”[①]日本经济的突然“逆转”,为我们完整认识日本赶超经济提供了难得的机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日本经济的失败与它的成功一样意义深远。日本今天发生的既是一场悲剧,又是一种警示。”[②]本文试图突破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的惯常划分方法[③],以赶超经济的思路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赶超试验阶段(1950年代中期至1980年代末期)、泡沫试验阶段(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初期)、转型试验阶段(1990年代初期至2010年代)。在赶超试验阶段,日本政府充分利用国际环境和科技革命成果,建构了支持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克服了经济发展的瓶径约束,完成了从统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赶超经济的转变,实现了经济持续性的高速增长;在泡沫试验阶段,日本政府为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所迷惑,虚妄地矜夸日本已经达到了世界经济的至尊地位,盲目地自信“日本时代”已经来临,掉进了迷乱“扩大”的陷阱,出现了投机“狂乱”,游离了对新的社会变化所应做出的努力,最终自食泡沫经济之恶果;在转型试验阶段,虽然日本政府也意识到需要改革赶超体制以顺应时代发展,但由于固有制度的硬化,日本政府很难促成这样一种转变,驯致日本经济乃至社会陷入一种动力缺失和活力不足的局面。日本赶超经济在这三个阶段所表现的不同绩效,值得我们认真观察和深度思考。
一 赶超试验:“高速增长”的凯歌时代
赶超试验是指日本经济快速恢复和高速增长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日本利用了国际环境和科技革命的成果,克服了经济发展的瓶径约束,建构了支持经济增长的制度环境,完成了从统制经济到市场经济,再到赶超经济的转变,实现了恢复重建和高速增长。
(一)恢复重建
战后初期,为了快速摆脱社会失序、经济混乱、政治虚脱的局面,日本政府沿用统制经济政策,实现了重建产业结构和恢复经济发展。1947年,吉田茂内阁通过实施“重新生产”计划,动员一切力量,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揭开了“重新生产”的序幕。不过,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日本出现了两方面的严重依赖症状:一是政府依赖美国,二是企业依赖政府。1949年,美国底特律银行董事长道奇以总统特命公使的身份抵达日本,按照“稳定经济九原则”的要求实施一系列具体政策,被称为“道奇路线”。道奇认为:日本经济的恢复,只是一种依靠美国援助或政府补贴来维持的虚假恢复。日本经济如同脚踩竹马,十分脆弱。日本必须砍掉竹马的双脚,实现经济自立。道奇路线的实施,使日本经济面貌发生了急剧变化。“道奇改革将日本经济从统制经济驶向自由经济的海洋。日本经济的基本规则彻底改变,道奇改革的最大功绩,是让日本企业认识到了自由竞争的严酷性和削减成本的必要性。”[④]
在严酷的自由竞争中,经济增长需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经济正常化”。为此,日本政府大规模地开展了生产合理化和提高生产效率运动。“合理化”是指人们根据理性的要求来安排生产活动。“人类如果有决心和有知识使用正当方法,便不怕得不到合理愿望的目的物。这是一个人人必须知道的真理。”[⑤]韦伯认为:“牟利的冲动,对利益、金钱、最大化的利润的追逐,其本身与资本主义并不相干······贪得无厌根本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能等同于资本主义精神······但资本主义等于追逐利润,通过连续的、合理的资本主义企业,追逐源源不断的利润······只要交易是合理的,交易合伙人对每次行动的精打细算就成为头等重要的事······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和资本主义企业,甚至在资本谋划上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化。”[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华盛顿体制的建立,世界主要工业化国家进入“相对稳定时期”。为医治战争创伤,整顿畸形发展的战争经济,以美国的反对浪费运动为起端,欧美国家掀起了一场推广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的大规模企业合理化运动,并构成20年代世界性的产业进步政策的主流。[⑦]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缺失了这一合理化改进过程,造成了企业生产方式的落后。为了促进生产合理化发展,日本政府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1)制订一系列生产合理化计划;(2)按照行业特点合并、扩建、改建和新建了一批重化学工业企业;(3)派遣大批政府官员、企业家、学者、技术人员到美国和欧洲进行考察;(4)成立“日本生产力本部”负责宣传督促生产合理化运动的开展。此外,为了促进合理化的展开,日本政府向海外派遣了586个考察团,人数达到6072人,各种报告书达170册,这种情况被媒体称为“昭和遣唐使”。[⑧]参与考察的人员积极致力于将考察结果在国内普及,掀起了提升生产能力的高潮。原本以生产工艺为对象的统计性品质管理得到应用,并将其扩展为全员品质管理(TQC),即所有员工为提高产品质量而致力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据统计,1955~1961年间的日本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1%[⑨],对经济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高速增长
1955年是日本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日本经济由此“恰如顺风扬帆顺利向前发展”。1956年,日本《经济白皮书》宣布完成了战后经济复兴,步入了稳定发展的轨道。1960年是一个非凡时代的开始,当时的日本经济学家下村治认为:“接下来的十年,应该是我们创造性的努力,这是一个需要确信日本国民有创造能力并满怀自信向前迈进的时代。”在这一时期,日本通过开展“新产业体制”运动,推进制度创新,组织企业变革、加速向贸易自由化转型。在相关政策的刺激下,日本涌现出一大批“新技术志向型”企业。这些企业大力引进技术、改进工序、激发创意、提高效率,建立起一套可靠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新产业体制”运动,日本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1)新型商品不断推出,1960年代前半期出现了被媒体称之为“三种神器”的产品——电视、洗衣机、冰箱,后半期出现了“3C”——私家车、彩色电视机、空调;(2)新型生产方法不断推出,出现了一大批临海工业区;(3)新式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各种各样的专卖店、超市、综合商社遍布全国;(4)新型原材料不断挖掘,出现了新型能源石油以及石油化学制品。索尼、本田作为新式企业开始登场,松下、日立也开拓了新的生产领域,企业竞争十分活跃。1966年,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大众型轿车——日产公司的“阳光”和丰田公司的“花冠”面向市场,汽车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这一年被称为“汽车元年”。到1970年代,丰田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企业,并形成了举世公认的“丰田生产方式”。1970年,世界博览会在大阪举办。这是在日本基本完成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时期举办的,也是亚洲国家举办的首次世界博览会——日本借此向世界宣布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国家”。在世界博览会赢得自信的日本政府,把产业升级和质量控制放在首位,开始重塑“日本制造”,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商品如潮似水般地涌向世界。[⑩]正是活跃的企业投资活动,推动了日本经济持续性的高速增长,图1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情况。到1970年代后期,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相当于英法两国的总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经济体。从此,日本“坐二望一”,发誓赶超美国。
图1 日本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
资料来源:日本内阁府《家计消费的动向》。转引自转引自[日]
大野健一:《从江户到平成:解密日本经济发展之路》,中信出版社,
2006年版,第163页。
197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一是1973年和1979年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给能源依赖型的日本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二是日本在赶上或接近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水平后,再难以通过模仿或引进技术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三是浮动汇率制度使日本经济的外需主导型增长难以为继。日本要想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就必须实现技术领先和金融扩张。1980年代,日本的政策主要是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的。自1981年起,日本启动了旨在促进基础研究的长期计划,金融领域也实现了迅速扩张。在国外拥有的资产不断增加,贸易收支以及公共财政出现盈余,金融机构开始向国际化迈进。可以说,日本克服了滞胀和日元危机,实现了中等水平的持续增长,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开始向“成熟社会”过渡。
当然,日本的赶超试验并非一帆风顺,也曾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难题,比如国民收入分配、农村人口城市化、农业发展、环境保护、通货膨胀、就业、社会福利以及国际环境变化问题等。但是,由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战胜了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化解了发展中所出现的矛盾,在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危机中,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
二 泡沫试验:“投资聚财”的疯狂时代
日本经济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鼎盛阶段之后,无论政治家亦或普通国民的头脑也随着经济的空前繁荣而急剧膨胀,盲目自信“日本时代”已经来临。身为议员的石原慎太郎和企业家盛田昭夫合写的《日本可以说“不”》的小册子,便以藐视的姿态质疑美国,字里行间洋溢着弥漫于整个日本的“浮躁情绪”。[11]自此,日本开始游离对新的社会变化所应做出的适应性努力,滑向非
理性“扩大”的陷阱,出现投机“狂乱”。
(一)早期预警
在赶超试验阶段,由于日本倾举国之力推进工业化发展,其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不过,美国学者波特在深入研究日本经济形势后,敏锐地捕捉到了日本经济所显露出的某些迹象,他称之为“早期预警信号”。[12]一般来看,日本的产业主要有两大领域:一是面向出口的企业,包括家用轿车、家用电器、机械制造以及钢铁等出口企业。这些企业很早就参与国际竞争,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但是,这些出口企业的经济规模只占日本GDP的15%,吸纳的就业人数只占总劳动人口的10%;二是面向国内的企业,如服装制造业、食品加工业、流通行业、医疗服务业、建筑业等。日本政府对这部分企业给予了大量补贴援助,其经济规模占日本GDP的85%,吸纳的就业人数占总劳动人口的90%。由于受到政府的保护,这部分企业的生产效率只有美国同类企业的2/3左右,并不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一方面表明其民用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的强大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表明其产品出口的单一性,即农业、化学工业、药品、软件以及服务业的效率缺乏。这对于规模庞大的日本经济来说,是不可思议的。战后以来,日本在世界的出口份额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在1986年达到顶点后,日本的出口份额便逐渐下降,包括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如电视机、录像机、音频设备、照相机和半导体等。虽然出口份额本身不能说明国家层次上的竞争力,但出口份额的变化则是反映竞争活力和生产效率的重要信号。由于国内产业结构仍然停留在制造业的深加工和精加工阶段,新型产业成长乏力,导致多媒体、软件、微处理器和网络等领域落后于美国,而这些正是新公司成长和新出口机会的发源地。由于经济引擎是缓慢失去动力的,日本的问题在相当长时期内并没有被更多的人所察觉
(二)投机狂潮
“泡沫经济”是指在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膨胀的金融环境中,众多经营者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的驱动下,促成的以资产价格超常规暴涨为特征的虚假繁荣。人们将日本1980年代资产价格的异常高腾现象称之为“泡沫经济”,也有学者将这一时期形容为“投资聚财”的疯狂时代。[13]日本“泡沫经济”发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几个方面:(1)日元快速升值。1983年,美国里根总统访日期间向日本提出了关于金融资本市场开放的问题。尽管金融自由化在此之前已经逐步展开,但事实上有许多限制依然存在。根据里根总统的要求,日本政府开始启动取消限制的实际步骤。1985年,美、日、英、德、法五国共同发表“广场协议”,旨在提升美元以外的各国汇率。此后,日元开始迅速升值,从1美元兑换235日元上升到了215日元,一年后升至150日元,最高时甚至升至76日元。日元升值并没有体现“广场协议”中所主张的“有秩序的提升”,而是如同一匹脱缰野马。日本是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国家,理应根据实体经济的现实状况进行逐步调整。如果日本在1970年代后期逐步提高汇率,就会释放由日元升值所带来的压力,“广场协议”的爆炸性影响也许会减缓一些。但是,由于调整日元汇率涉及多方利益,日元汇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由于日元快速升值,汇率频繁波动,让已经习惯了固定汇率的企业出现了不适应症状。迫于压力,很多出口型企业转向内销,进而挤压国内的市场空间,造成了国内企业利润的下滑,甚至亏损,日本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2)宏观政策失当。1980年代末,日本政府开始干预货币市场。但是,日本在两种货币政策之中选择了一条较为简单的政策,即试图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控制流动性风险,却因此导致了股价大涨以及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攀升。对于这一状况,银行体系却误认为经济运行健康,因为流动性的提高使得企业的市值上升,因此银行业的改革被推迟了。与此同时,为缓解日元升值压力,日本实行低利率政策,把经济投资引导到资产投机和信用扩张,刺激了房地产泡沫的形成。(3)企业盲目扩张。日元升值增加了企业资产,企业又难以寻到新的生产性投资渠道,于是开始滑向盲目扩张:一是过度设备投资。1980年代中期,日本在经历了由“日元升值”所带来的暂短性冲击后,兴起了大规模的设备投资热潮。美国学者高柏在对统计中发现,1988~1990年间,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幅度甚至大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但是,制造业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是用于扩大生产能力,而非用于创造新的、革命性的产品。当时市场上确实不断涌现新的产品,但这些只是“泡沫技术”而非技术创新。二是海外盲目扩张。截至1988年,日本在美国投资达到530亿美元,开设了837家企业,雇佣了30万美国工人。日本投资者以高价购买美国土地、矿产、农场、企业、旅馆银行、商业中心等。在夏威夷,80%的酒店和70%的高尔夫球场归日本人所有,夏威夷几乎成了日本的“殖民地”。[14]1989年,日本三菱公司以34亿美元收购了美国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又以8.46亿亿美元买下了美国纽约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的51%股份。当时甚至有人将日本刻画成一个吞食美国的重量级相扑运动员,刊登在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三是市场异常亢奋。在直接金融的限制取消、自由市场形成之时,日本突然迎来了金融大缓和时代,庞大的资金像决堤洪水冲向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演绎出许多难以置信的“股市神话”和“土地神话”。(见图2)在一般国家,股价收益率大致是10倍至13倍左右的水平,而日本在1987年前后却上升到了20倍。1986~1990年间,日本全国商业用地平均价格累计涨幅达67.4%。东京地价水平在1985~1988年间增长了2.7倍。据说东京千代田地区的土地总值可以与加拿大相匹敌。随着土地价格的暴涨,日本许多企业也开始投资度假区和兴建豪华公寓。到1988年,共有75个度假区开发计划,覆盖了日本国土的约1/3。[15](4)社会炫耀消费。突然而至的财富导致了炫耀式的消费,其程度在日本乃至任何其他国家都是前所未有的。[16]日本的购物者几乎垄断了发达国家所有的精品服饰商店和控制了全球的艺术品、钻石、游艇和赛马市场,甚至有人花500美元买一张麦当娜演唱会的门票,还有人出高价购买南极冰块。在5000万参加高尔夫运动的人口规模中,日本就大约占到了1300万人的规模。日元升值也让世界名牌产品在日本寻到了巨大空间。当时在日本开始流行“刹那主义”,人们追求刹那间的享受,很多名牌产品在瞬间便销售一空。今天再去东京街头寻找往日如流的名牌轿车或名牌时装时,那种感觉已经难以寻觅。许多品牌店早已撤离日本。[17]
图2 地价和股票价格的变化(1975~2007年)
注:土地价格指数是指六大都市的市街土地价格指数,以2002年=100为基础。
资料来源:[日]浜野洁等:《日本经济史(1600~2000)》,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280页。
(三)深刻影响
泡沫经济的发生和破灭,不仅对日本金融体系产生了巨大破坏,而且对日本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正如日本学者所形容的那样:日本在泡沫经济中所受到的伤害,就如同遭遇了一次“粉碎性骨折”。[18]日本经济学家野口悠纪雄在总结泡沫经济教训时指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日本原本可以大有作为。我们可以建设基础设施,改善铁路交通,提高住宅质量,实现更加富裕的生活。这些之所以未能实现,泡沫经济引起的资源配置扭曲,无疑是一个重大原因。”[19]在市场扭曲过程中,日本并没有认识到这是由泡沫引发的,甚至还以为这是一场由新经济发展所带动的。当泡沫经济崩溃时,日本政府还以为这“只不过在经历暂时的周期性衰退”,但时隔不久便开始意识到日本经济正面临着“非同寻常的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曾经指出:对于一个长期健康的经济来说,保持持续健康的、非膨胀的、以生产力为主导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而以暂时性、周期性的因素,如宽松的信贷、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引人注目的基建项目为驱动的成长必然面临重大滑坡,甚至崩溃。[20]
三 转型试验:“集体焦虑”的苦涩时代
自工业化以来,日本政府通过更多地介入市场进行工业化的组织和动员,实现了由后发展国家向准工业化和工业发达国家的转变。不过,在基本完成这种转变的时候,日本还很少有人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基本完成。正如日本经济学家说的那样:“在1970年代,其间发生了两次石油危机,为这种混乱所困扰,难以看清已经发生的方向性变化,正因为如此,大多数人很晚才注意到这一点,进入1980年代后,人们终于认识到日本达到了与以往不同的发展阶段。……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赶超阶段已结束,不能再视日本为发展经济,我们已在1970年代的某一时点上不自觉
地越过了一个巨大的分水岭。”[21]有学者将这种转变概括为几个方面:经济增长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转变,工业生产由“硬件生产”向“软件生产”转变,利益追求由“国家利益”向“多元利益”转变,企业类型由“传统企业”向“风险企业”转变,对外贸易由“重视出口”向“重视进口”转变,制度供给由“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政府规制由“强化规制”向“缓和规制”转变。[22]有学者认为,日本“如果要维持自己的地位和发展势头,那就必须重新进入新的发展方向。”[23] 1997年,日本经济同友会发布了《市场主义宣言》,明确提出面向21世纪的经济体制改革将在全球范围内铺开,日本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其目标就是通过强化竞争政策和制度建设,支持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2001年,小泉内阁继桥本内阁改革之后,又以“新世纪维新”为口号,提出了“没有圣域的结构改革”,并强调“没有改革就没有景气扩大,就没有日本的新生和发展”,希望国民“忍住阵痛”,加快推进结构改革。
改革,谈何容易。日本的改革面临着严峻挑战:(1)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挑战。赶超战略是通过大量的人力、资源和资金的投入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这时技术的来源可以通过大量引进以及利用先进国家的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来获得。到工业化成熟期以后,一国经济便开始进入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阶段,这就需要自主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1980年日本“技术立国”战略的提出,正是处于这样一个转折时期。但是,由于赶超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大量有关技术引进和吸收等方面的规制难以在短时期内消除影响。比如自主型技术创新要求有很强的基础研究能力,与美国和西欧国家相比,这正是日本的弱项。据1995年日本《科学技术白皮书》统计,假定基础研究能力为100的话,那么美国和日本分别为62.4和6.4。日本要在高科技领域达到美国的水平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实现的。与此同时,日本在高科技产品选择上也出现过两次重大决策失误:一是舍弃低能耗小汽车生产,重点发展高档轿车以抢占美国市场,结果因不适合美国消费需求而让美国汽车工业借机复兴;二是放弃进军个人电脑的有利时机,把主要力量投入于超级电脑研究,结果失掉了个人电脑的庞大市场,而美国则从个人电脑机有关产品的发展中获得了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2)制度供给方式转变的挑战。日本政府的干预对加速其工业化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再固守政府干预的的固有方式,反而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一是严格的政府规制抑制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完成赶超任务后,日本政府的规制体制仍然在许多非制造业部门存在,这种规制体制形成的非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保护了低效率组织的存在,影响了产业生产效率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率的提高。二是封闭的经济体制影响了日本经济的全球化发展。日本作为发达的经济大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理应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但自198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政策已经同全球化浪潮相抵牾,造成对日直接投资增长十分缓慢。“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遵循原则上不接受外资的方针,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后,仍然坚持待本国企业具有竞争能力后再实施自由化的方针,极为有效地阻止了外国对日投资。”[24]于是,日本被全球引资浪潮抛出局外。正如OECD前秘书长约翰斯顿在任期内指出的那样:日本已经成为“全球一体化的落伍者”。[25]
在挑战面前,尽管日本政府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努力,开启了行政改革、财政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技术能力有所改善,循环社会大有成效,海外投资持续增长,农业走向海外屯田,但总体来说,日本业已形成的利益格局仍未改变,适应于赶超时代的社会系统仍在发挥作用,同时又雪上加霜地发生了阪神大地震、奥姆真理教地铁毒气事件、自由民主党一党执政体系的崩溃和“3.11”大地震,这些都加剧了悲观主义情绪和内向自闭情绪的蔓延。正如日本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支持战后日本经济的结构框架(包括产业、金融、财政结构等),没有应对世界经济的变化和国内经济成熟而发生新的转变,进入21世纪后,日本经济依然处于一种目标不明确的状态之中。”[26]由于丧失了最佳调整时机,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日本社会的两难问题愈益增多,政策左右摇摆,面临陷入社会转型期容易形成的“社会综合症”的危险——经济低迷、体制僵化、债台高筑、政局混乱、矛盾丛生,国际竞争力也不断下滑(见表1)。这些问题的同时并存,使日本陷入了动力缺失和活力不足的“集体焦虑”局面。2011年,日本《读卖新闻》在元月元日发表的社论中就表达了这样的一种焦虑心态:“我们将面临沉没的危险,我们的国家到底要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