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人民网国际频道2015年8月17日)
以1995年8月15日发表的村山谈话为起点,日本首相在战败整数周年发表对于战争认识的谈话已经成为了惯例。小泉纯一郎在2005年发表战后六十周年谈话。从年初开始,安倍晋三就设立专门委员会来为起草战后七十周年谈话做准备,直到8月14日安倍谈话正式宣告出炉。
此次“安倍谈话”有几个值得肯定的关键点。第一,安倍谈话提出要全面继承村山谈话和小泉谈话关于战争的立场。第二,安倍谈话在延续了之前的两次首相谈话中出现的“侵略”、 “反省”等词汇的同时,首次使用了“深刻悔悟”这一说法。第三,安倍提到:“我们也不能忘记,在战场背后被严重伤害名誉与尊严的女性们的存在”,虽然没有直接言明慰安妇问题,但这也是之前两次首相谈话所未见的。
但安倍谈话中俯拾皆是的暧昧之处,又削弱了谈话本身的积极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尽管谈话中出现过“侵略”的字样,但是却没有清晰明了地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暴行定性为侵略行为,同时谈话也没有提及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军国主义”。
安倍还提出:“我们不能让与战争毫无关系的子孙后代担负起继续道歉的宿命”,这实际上偷换了国家和人民的概念。尽管在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人民饱受苦难,但是在回顾那段沉痛的历史时,我们一直是将日本政府和普通人民区别开来的。战后出生的日本民众当然不是生而背负战争的原罪,正如村山谈话所说,为免重演过去的错误,应该传递给年轻一代的是战争的悲惨。中国人民也从未要求战后出生的日本民众“父债子偿”,需要承担起这段历史责任的应该是日本政府。
安倍谈话还有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为安倍政府的内外政策服务。在安倍谈话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名字首次以战争受害国的身份出现在首相谈话中,巧合的是上述国家都是安倍近年来为了遏制中国而重点拉拢的对象。
由于安倍政府积极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并谋划修改和平宪法,日本各界纷纷质疑安倍此举有可能把日本再度拖入战争的炼狱。而安倍谈话中部分体现了宪法第9条中“日本放弃以武力作为解决国际纠纷的手段”的精神,也是对日本民众的一种安抚。
其实正如安倍自己在谈话开始所说,应当“从历史的教训中学习面向未来的智慧”。日本在近代走上侵略道路的历史表明穷兵黩武并不能带给国民幸福,其唯一的结果只能是导致战争的惨剧。安倍如果抛开对“重新武装日本,推动日本正常国家化”的个人执念,而使日本能永远走在和平的坦途上,这将是70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所能给日本带来的最好教益,也是日本国民的真正的意愿。
日方对侵略历史饱含诚意的反省是中日邦交的基础,村山谈话的四大核心措辞——“谢罪”、“反省”、“侵略”、“殖民统治”,对中日两国关系的良性促进有目共睹。安倍谈话尽管篇幅远超之前的两次首相谈话,但其中诚意的分量却似乎与篇幅形成了反比。尤其是谈话的最后部分安倍宣称:“与共享该价值的国家携手并进,高举‘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帜”,使得这篇本应是反省的战争的谈话变调成为“价值观外交”和“积极和平主义”的宣言。而无论是“价值观外交”和“积极和平主义”都带有浓厚的针对中国的意味,因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造就立场鲜明地指出: “我们绝不接受他国打着‘积极和平主义’等旗号为一己私利把地区搞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这样一个重要节点本该是世界人民反省过去迈向未来的契机,也应该是中日关系改善的机遇。中国选择在9月3日举行纪念活动,并邀请日本领导人参加到这一活动中来,率先表明了中国在改善中日关系上的巨大诚意。而安倍谈话这篇看似面面俱到实则文过饰非的范文,是否足以回应中国的坦诚,世界人民自有公论。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政治室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