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王伟:日本的少子化进程

作者:王 伟     时间:2019/2/10 19:29:47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王伟在《日本学刊》2019年第1期发表《日本少子化进程与政策应对评析》(全文约2万字)。

 

王伟认为,“少子化”一词源于日语,在日本甚至还有“少子社会”和“人口减少社会”的说法,足见日本少子化问题的严重程度,这一词汇产生后广为人口研究学者和社会所接受。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入少子化时代,走过了40多年的历程,日本为应对少子化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收到一定的成效。目前日本少子化程度依然严重,遏止少子化的目标远没有实现。对日本少子化进程和日本的政策应对做细致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少子化问题乃至人口问题的认识,并可总结日本少子化进程及日本政策应对中的经验教训,以资参考借鉴。

“少子化”一词并不是传统人口学的专业用语,而是日本创造的新词。1992年日本经济企划厅发布《国民生活白皮书》,副标题为“少子化社会的到来,其影响与应对”。这是“少子化”一词首次出现在日本公开发行的政府出版物上,也是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1992年版《国民生活白皮书》对少子化做了具体界定和说明,指出“少子化”是“出生率的降低及与之相随的家庭和社会中儿童数量的下降趋势”,还认为出生率下降造成的儿童和年轻人减少的社会是“少子社会”。2004年日本内阁府发布的《少子化社会白皮书》在总结《国民生活白皮书》有关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少子社会”指的是“总和生育率严重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且儿童数量少于老年人口(65岁以上人口)数量的社会”。该白皮书还认为少子化和老龄化同时进展的社会是“少子老龄社会”,并给出了“aged society with a fewer number of children”和“aged society with a declining birthrate”两种不同的英文表述方法。显然,前者强调的是少儿数量的减少,后者强调的是出生率的下降。

日本人口学界所说的“少子化”不仅仅指出生率下降,而是指生育率长期或持续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人口更替水平(replacement level),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没有国际性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保持人口不增不减的总和生育率水平,也称为生育更替水平或世代更替水平。它取决于出生性别比和女婴的存活率。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人口更替水平在2.1左右,日本为2.07。日本人口学研究会编纂的《现代人口辞典》(2010年)对“少子化”的定义也与之相似,指“生育率持续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这里所说的生育率是总和生育率(total fertility rate,TFR),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15—49岁)平均生育子女数量,是一个衡量妇女生育水平的综合指标。可见,所谓“少子化”,意味着低于人口更替水平的低生育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根据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分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率7%—14%)、老龄社会(老年人口比率14%—21%)和超老龄社会(老年人口比率21%以上)。与“老龄化社会”不同,国际社会还没有公认的表示“少子化”进展程度的具体数值标准,但也并非没有线索可循,日本和欧美的人口研究学者都从生育率角度提出了参考性数值。日本学者守泉理惠在分析主要发达国家生育率变化过程中,以总和生育率1.5作为标准,把这些国家分为两个群组,总和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但在1.5以上的国家为“缓少子化”国家,低于1.5的国家为“超少子化”国家。《现代人口辞典》也持相同观点。澳大利亚学者考德威尔和辛德梅尔提出了超低生育率(very low fertility,总和生育率低于1.5),美国学者柯勒等人提出了极低生育率(lowest low fertility,总和生育率低于1.3)等概念。针对发达国家生育率长期低迷,奥地利学者鲁茨等提出了“低生育率陷阱假说”(the low-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认为生育率一旦低于1.5,就会不断下降且很难恢复,甚至是不可能逆转的。

综上所述,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少子化”,关键是看总和生育率是否持续低于人口更替水平,总和生育率越是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少子化”的程度越严重。

根据“少子化”的人口学定义和有关少子化程度的概念,分析日本少子化演进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考察二战后日本总和生育率变化情况。

第一阶段(1947—1955年):生育率下降,但在人口更替水平之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受第一次生育高峰和战败后大批退役军人及其家属回国的影响,人口急剧增加。在1947—1949年三年间,日本年均出生近270 万人,陆续回国人员近500万人,日本人口在1945年后的五年里增加了1000万人以上,1950年总人口达8320万人。此时的日本食品短缺,物资匮乏,人口的增多给经济社会造成了巨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之下,日本开始实行调节生育的人口政策。1950年后日本出生人口急剧下降,总和生育率从1947年的4.54下降到1955年的2.37。此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日本人口更替水平也逐渐降低,由1947年的2.71降至1955年的2.24。这一阶段,在优生优育人口政策的作用下,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下降幅度较大,但仍然处于人口更替水平之上。

第二阶段(1956—1973年):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显现少子化征兆。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是对日本少子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的阶段。这一期间日本总和生育率大体稳定在2附近,但已有多数年份低于人口更替水平,日本出现了少子化的征兆。具体来说,前半期(1956—1964年)的总和生育率持续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虽然1965年生育率出现了显著上升,使得日本没有进入严格意义上的“少子化”,但近十年的低生育率不仅奏响了“少子化”的前奏曲,也带来“团块世代”与后来世代人口数量上的失衡。这是导致后来日本养老金、医疗、护理等社会保障面临困境的原因之一。后半期(1965—1973年)的九年时间里,丙午之年的1966年因受迷信影响,总和生育率一度下降到1.58。(根据日本江户时代以来的迷信说法,认为丙午年出生的女子脾气暴躁,并且克夫。)此外有五年总和生育率略高于人口更替水平,其中1965年和 1967年是有些人为避开丙午年而提前或延后生育,1971—1973年则是第二次生育高峰带来的生育率提升。二战后日本有过两次生育高峰。第一次生育高峰发生在1947—1949年,这一期间出生的人群被称为“团块世代”。“团块世代”在20世纪70年代初进入婚育高峰期,带来出生人口的大幅增加,日本出现了第二次生育高峰。1968—1970年这三年总和生育率与人口更替水平持平,都是2.13。由于这三年处于丙午年与第二次生育高峰之间,不能排除丙午年后生育率反弹和第二次生育高峰波及的影响。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公布的《人口统计资料集(2003年版)》数据,1966年后结婚对数逐年增加,由1966年的94万对增加到1970年的102万对;出生人口1966年为136万人,1967年为193.6万人,1968年为187.2万人,1969年为189万人,1970年为193.4万人。因此,不排除丙午年后生育反弹的持续及一些“团块世代”在第二次生育高峰到来之前就进入了婚育阶段,由此形成1966年后短期内出生人口的增长。可以推测,如果没有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到来,很可能后半期大部分年份日本总和生育率也会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从这种意义上说,这一阶段是战后日本人口变化过程的关键期,如果日本当时能及时采取相应对策,也许会在很大程度上遏止或在较大程度上减缓少子化进展。

第三阶段(1974—1994年):进入少子化时代,生育率继续下滑。受1973年石油危机的影响,日本经济在1974年出现了二战后的首次负增长。这一年在日本人口发展史上也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是日本第二次生育高峰的最后一年,也是日本进入少子化时代的第一年。这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为2.05,低于人口更替水平的2.11。1975年日本总和生育率为1.91,战后首次跌破2.0,从此一路下滑,1989年下降到1.57,低于1966年的1.58,创战后最低,震惊日本朝野,被称为“1.57冲击”。此后日本总和生育率一蹶不振。日本总和生育率于1974年低于人口更替水平之后,再没有回复到人口更替水平,且离它越来越远。根据人口学关于“少子化”的定义,可以说日本进入少子化时代起始于1974年。

第四阶段(1995年以后):生育率进一步走低,陷入超少子化困境。一方面,1995年日本总和生育率降至1.42,跌破1.5关口,日本落入“低生育率陷阱”,陷入超少子化困境。此后,日本总和生育率进一步走低,2003年下降到1.3以下的极低生育率水平,2005年降低至1.26,创日本战后最低水平,2006年后有所回升,2017年为1.43,但仍处于超少子化之中。另一方面,人口出生率没有随总和生育率的回升而升高,反而由2006年的8.7‰下降到2016年的7.8‰。由于少子化的加剧,1997年日本0—14岁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率降至15.3%,低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率(15.7%),日本正式进入“少子社会”。2011年后日本总人口持续减少,进入到“人口减少社会”。

日本总和生育率从1974年低于人口更替水平,至今已持续了44年,仍远在人口更替水平以下。2015年总和生育率达到1.45,是2005年后的最高点,之后又连续下降,2017年降至1.43,今后是进一步下降还是反弹回升尚有待观察。就目前日本总和生育率而言,日本是超低生育率、超少子化国家,并深陷“低生育率陷阱”之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特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