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周金凯:日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对中国的启示和借鉴

作者:周金凯     时间:2020/2/10 21:41:49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讲师周金凯在《日本学刊》2020年第1期发表《日美贸易失衡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对比分析——以产业冲击为视角》(全文约1.7万字)。

 

周金凯认为,中美贸易失衡与日美贸易失衡的表象虽然相似,本质实则不同日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主导产业构成了实质性冲击,中美贸易失衡以互补性为主。美国以贸易失衡和“产业冲击”责难中国,并借此发动贸易战,是美国将贸易问题政治化重要托词。

 

一、二战后日美贸易摩擦的发展历程

二战后,日本经济逐渐复苏并出现快速增长。日本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格局,特别是触及了美国的切身利益,日美贸易摩擦频发,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全面升级期。其间,日美贸易摩擦以“同质性” 为主,摩擦领域由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过渡,日美经济博弈从贸易战逐步升级为汇率金融战、经济战、科技战,从产业冲突扩大到宏观协调和经济制度冲突,最终以日本金融战败北而陷入“失去的二十年”、美国继续维持世界经济金融霸权告终。

二、日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

20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时,高新技术产业均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该时期日美贸易摩擦更多是同类产业之间的直接竞争,典型代表是汽车产业和半导体产业。

(一)日美汽车产业的贸易失衡与产业竞争

二战后,凭借国内产业政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国际化战略等,日本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且逐步具备了国际竞争优势日本汽车类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大量出口美国,造成日美贸易失衡问题日益严重。1981年,日本对美汽车类产品出口145.37亿美元,进口1.70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43.67亿美元,占当年日本对美货物贸易顺差总额的78.67%。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汽车制造业同为美国和日本的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日本汽车凭借轻便、省油、质高的特点很快占领了美国市场,且竞争优势明显。在贸易领域,日本对美汽车贸易不仅保持高额顺差,而且所占比重不断提升。1981年,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已高达22%。由于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的迅速提升,导致了美国国产汽车厂商的销量急剧下滑,亏损日益严重。日本汽车企业严重挤压了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的国内市场。日美汽车产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二)日美半导体产业的贸易失衡与产业竞争

二战后,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力提升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美国的技术扶持和日本企业的“技术学习—消化吸收—自主创新”路线;二是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企业在半导体生产领域取得了质的飞跃日本逐步由半导体产品的消费国变为先进元件的研发生产国,并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与美国同类产品相抗衡,尤其是在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领域。

1981年,美国的半导体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高达51.4%,日本仅为35.5%。到1985年,日本半导体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41.7%,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半导体产品销量第一的国家。此外,日本的半导体产品出口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剧烈冲击,特别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系列产品。1979年,日本16K的RAM产品占据美国市场的43%;1981年,日本向美国出口的64K内存芯片占美国国内需求的70%;令美国更为不安的是,1984年和1985年,美国所需的256K的RAM产品90%来自日本,日本几乎将该领域的美国公司完全挤出了美国国内市场。

、产业视角下日美贸易失衡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差异

从表面看,日美贸易失衡与中美贸易失衡都源于巨额的贸易差额,贸易摩擦领域都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由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而且,美国对中日都采取了相应的贸易救济措施,对中日两国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然而,在产业层面,中美贸易失衡又与日美贸易失衡存在本质不同,主要表现为五方面:

(一)贸易摩擦全面升级时中日所处的产业发展阶段不同

日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时,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相近,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日本对美国出口大增,导致与美国国内同类产品的直接竞争,对美国的产业发展造成直接冲击。反观中国,中国的对美出口产品虽然逐步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延伸,但与当前美国的产业发展阶段存在巨大差异。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为贸易战时,中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即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起步期。中美产品贸易结构以互补性为主并未对美国主导产业构成冲击。

(二)对外直接投资在美国产业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受日本开放政策的影响,日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时,主要是日本企业对美进行直接投资,而美资企业很难进入日本市场。这种单向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一方面降低了日本对美直接出口,缓解了两国的贸易失衡程度;另一方面,日本跨国公司的产品凭借竞争优势,受到美国消费者的热捧,而美国本土企业利润下滑,遭受重大冲击。与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对外资持开放态度,鼓励美国企业来华投资设厂。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一方面发挥了中美产业结构差异的优势,实现了优势互补,另一方面延长了美国公司在全球的利益链,最终将利润返回美国,实现了跨国公司利益最大化。因此,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更多基于美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端产业向外转移,并未对美国产业造成直接冲击。

(三)贸易失衡对美国产业就业的影响程度不同

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国汽车出口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的迅速增加,导致美国国内汽车产业的不景气。1980年,美国汽车产业的收支平衡表由正转负,汽车企业的销量和产量降为19年以来的最低,产量比1978年下降了30%,大批工人面临失业。而进入21世纪,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减少主要是受经济危机和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影响。近20年美国就业率波动较大的两个时期分别出现在2001—2003年和2008—2010年。这期间,基于中美贸易失衡和美国失业问题的叠加,美国倾向性地认为中美贸易失衡对美国制造业造成冲击,导致产业工人失业,而对真正的失业原因却讳莫如深

(四)美国对于中日出口产品的需求程度不同

20世纪80年代,由于日美生产的汽车、半导体等产品的相互替代性强,日美贸易摩擦主要是“同质性贸易摩擦”,这种摩擦主要由产业直接竞争导致。日本对美国出口的产品恰好是美国国内主要生产的产品,如果美国不从日本进口这些产品,其国内企业也可以凭借既有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行替代生产。反观中美贸易,是建立在互补性基础上的,贸易摩擦更多是“异质性贸易摩擦”。双方在产品生产上各具优势,之所以产生贸易摩擦,主要原因是美国试图保护其国内“夕阳产业”免受中国出口的影响。

(五)美国对中日出口管制程度存在差异

现实中,美国担心中国借助美国核心技术迅速崛起,威胁其全球霸主地位,因此长期对中国采取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特别是特朗普执政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从贸易角度看,这一举措势必会减少美国对华贸易出口,进而加剧中美贸易失衡程度。相比而言,美日均为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美国曾长期占领日本,之后双方又结成日美同盟,所以在出现贸易摩擦过程中不存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二战后,美国不仅没有限制高科技产品出口日本,还专门接待日本学习交流团,向其传授半导体生产窍门,促使日本半导体产业迅速崛起,形成与美国的竞争之势

启示与借鉴

日美贸易失衡对美国主导产业构成了实质性冲击,这与现阶段的中美贸易失衡有本质不同。因此,美国将中美贸易失衡与“产业冲击”相挂钩,既存在夸大其词之嫌,又有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美国借此对华发起贸易战,是实现其对华长期战略的“有意为之”。中国应以史为鉴,不仅要做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还要积极应对美国以贸易失衡和“产业冲击”为由制造的摩擦,并做好应对美国金融战的准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特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及出处)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9205751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支持电话:010-63361626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