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李毅在《日本学刊》2016年第4期发表《日本的工业化轨迹与工业创新研究——后起者的视点》(全文约1.8万字)。
李毅认为,与后起者在经济发展、结构转型上的成败以及在新的发展方向选择上的作为相联系,工业创新本质上是一个内在于工业化及其相关的工业发展进程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变革性因素。符合国情的、扎扎实实的工业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日本成长为工业强国的基石,更是后起国家跨越贫困和中等收入陷阱所不容忽视的课题。
李毅在文章中指出,当今世界处于后危机时代,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都面临着有关工业结构转型的课题,前者如日本乃至美国,后者如中国及其他金砖国家。世界经济长期疲软造成的种种不利环境,以及内部结构转型牵扯多种因素导致的复杂局面,在这些国家造成(或曾经造成的)停滞和发展的不确定性,使得创新问题重回人们的视线,并且成为人们期待能够打破僵局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在追溯历史和理论探究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且,欲探讨网络时代的工业创新,后起者的视点和国际类比,可能是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观察分析视角。本文将基于当前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意识,以日本的工业化轨迹与工业创新研究为题,通过国际比较,以后起者的视点尝试进行探索性研究。
李毅的文章以日本新经济史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三个方面:(1)分析工业创新对改变后起国家日本的面貌、进而在其走向制造强国中所起的实际作用;(2)观察创新对日本经济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实际影响;(3)讨论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工业创新面临的新课题。目的是,探讨一个后起国家在工业创新上的不同表现对其国家发展可能产生的差异性影响,进而尝试揭示工业创新的本质及其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的发展方向。
(一)工业创新在日本工业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19世纪中期,当日本欲在锁国条件下独自消化外来知识、谋划发展之时,已经进行了工业革命的欧美国家并没有给它这个机会。欧美国家先后用坚船利炮敲开了日本的国门,并试图用对待亚洲其他国家的办法来束缚这个东方岛国的发展。面临被征服危险的日本从邻国的遭遇中警醒过来,明治维新后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征程,在亚洲率先以工业创新为武器,开始了社会变革。
反映在产业层面上,就是以建立新的企业和改造与重组原有的工场为内容的工业创新——建立近代制造业体系。工业创新带来的第二个变化,是国家资本装备的水平由弱变强。工业创新带给日本社会的第三个变化,是创新观念由传统到近代的对接。在日本,从幕末到明治近代制造业的形成过程,是一个与渐进式创新相伴而行的过程。在那些带有日本特点的创新活动中,日本国民已逐步形成了认可创新价值的观念,而工业革命则将以往那些多以区域间竞争为激励的创新,更大程度地转变为以民族自立为目的的创新。显然,这种革命性的工业创新,提供给日本乃至后起国家的是一种彻底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日本正是由于在外部威胁面前有效地进行了这场工业革命,尤其是在工业组织、资本积累和观念上发生变革,才有了实现自身经济和社会变革的可能,进而为其日后成长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发达国家奠定了基础。
1.顺应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通过产业技术、产业组织的变革,形成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能力。
工业革命时期,日本在机器工厂中使用的许多技术,都是在原有手工工场的传统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以及由此引发的电力、电器设备和汽车等新兴工业的建立,包括材料、工艺、控制等工程技术的进步,使日本不得不重视自身在工业创新方面存在的差距,即对现代科技信息的认识有限。其技术创新更多的还是源于凭借经验获得的直觉型创新,而传统的工艺技能是难以适应现代化的电力机械和化工等产业的发展需要的。
为了适应产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其复杂性的增加,日本先后进行了包括产业技术和组织方式在内的变革。例如,通过政府立法建立现代科研体制,为不能靠直觉技术和直接工艺进行改良的领域奠定创新的基础。适应标准化产品生产的技术和企业在逐步深入的工业创新中不断涌现,日本也因此能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进口受阻的背景下,成功实现重要产业部门的进口替代。此后,作为符合日本国情和产业发展的自然选择,转包制组织形式也在机械等产业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
2.在产业转型的历史节点上,通过产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革,形成建设工业强国的追赶能力。
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经济实现高速增长后面临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时期。面对外部的石油冲击和西方世界普遍的经济滞胀,加之国内严重的环境与公害问题,日本把这一时期工业创新的重点放在了以技术替代资源、通过结构性调整来获取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能力上面,成功实现了由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增长向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中心的增长转变。与上述变革相联系,在产品结构上,从重视产品的数量增长转向注重其质量的提升,在改造传统产业和开发新产业过程中切实推进产品性能的高质量化,实现产品结构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转变。正是工业创新所形成的这种发展能力,使日本的产品居于国际市场的高端,日本得以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普遍陷于滞胀时获得了稳定的经济增长,并在80年代通过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完成了对欧美的经济追赶,攀上了工业经济发展的峰巅。
上述事实表明,日本作为一个后起者,它的崛起和走向工业强国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工业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恰是靠不断的工业创新来完成的。历史轨迹揭示,没有工业创新就没有后起者的转型与变革,同样,没有工业创新也就没有后起者赶超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
(二)经济强国日本工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
日本作为一个后起工业国家中的成功者,它的赶超路径是许多学者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对世界主要国家产业发展史的观察可知,尽管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工业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有所差别,但与工业创新的特点紧密相连的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还是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可循。因此,我们对日本工业创新能力形成路径的探析,就从对工业创新特点的认识着手。
作为直接撬动实体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与其他类创新活动相比,工业创新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它需要以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制造业发展作为重要的产业依托。其次,工业创新本身就包含着技术和知识积累的内容。最后,工业创新是产业链条上的各部分、各环节共同参与的联动性活动。
1.日本通过渐进式方式培养工业创新能力。
在近代制造业的形成中,日本多采用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的技术创新,也就是更注重生产中的技能和技艺的创新。与此同时,社会上较早形成了对创新价值的认可,使人们逐步学会了将技术和知识作为财富来认识。即便是在明治维新以后开始建立机器大工业的过程中,这种渐进的创新形式依然是十分有效的。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科技变革中,日本把办教育、培养技术人员和传播科学知识作为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体系的创新基础。面对国内外条件的变化,日本政府和企业同时行动,使公共教育和企业教育有机结合。在战后追赶欧美强国的工业化过程中,日本把注重培养解决生产中问题的现场能力,作为提高质量、缩小与发达工业国家技术差距的关键环节。
2.日本在“独创”和“协调”融合中提升工业创新能力。
工业经济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产生的过程,是对已有生产方式和社会形态的创新和变革过程。同时,机器大工业的特点,也使得彼此的协调与协作在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乃至精神财富中变得不可或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迁,协调与协作的形式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但至今我们仍未能观察到这种发展会改变协调与协作在工业创新中的重要性的例子。可以认为,这里言及的“独创”与“协调”的产业特征,原本就是一种工业精神的反映。
第一,大工业的特点决定了创新在工业链条的各个环节皆可能发生。大工业发展的整合性和整体性特征,决定了工业创新不可能是某类企业或某些企业的专利,而是一个各类企业、各个企业均广泛参与的过程。
第二,大工业的特点同样决定了创新的发生往往呈现为一种上下游波及的链式反应。也就是说,工业创新的发生不可能是孤立的事件,开始时可能是产生自某一个点,但由于产业间的相互依赖,后来的发展一定是连锁式反应的过程。这一特点在日本制造业主要产业都有所体现。一方面,它体现在关联部门间的创新传递效应上,上游或下游的企业由于创新的发生而提高了效率,必然促进或要求与其有业务往来的部门亦通过创新来适应其变化。另一方面,它也体现在有零部件供应关系的企业之间。生产与供货的同步性、制造与加工的同质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率和竞争优势,使得供货企业努力通过创新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以适应和紧跟交易方的产品创新步伐。这种产业链条上的创新协调,曾是日本汽车等产业的竞争利器。只有当这些创新在开放式框架下协调有序地发生时,一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才有可能实现。
第三,大工业的包容性特征亦会催生工业创新活动的多样性和特色性。由于各工业企业的发展历史、从事业务、市场占有和资金实力等有所不同,它们在本行业的工业创新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自然是不相同的。但是,不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在日本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性经营,显然是无法生存的。而且,即使建立了创新型企业,如果没有与其他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也不可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谋得生存之地。在日本的工业创新中,这种“独创”与“协调”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日本的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它们形成各自的市场与分工,同时又作为互补性的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其二,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它们在创新活动中分别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即大企业凭借巨额的研发投入,多在前沿领域拥有开拓性的创新表现,而成功的中小企业则都是在自己经营的领域里具有独创性特色。同时,两者又相互融合,共同构筑起日本走向制造强国的产业基础。
(三)对当代工业创新的探讨:日本当前面临的课题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客观地判断日本的工业创新情况仍然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日本经济的发展走势,而且是我们认识网络时代工业创新所处位置的基础和前提。
1.完成工业化后如何面对工业创新。
以往的工业创新和赶超的成功,对日本今日乃至未来创新的影响是复杂和多元的。一方面,在赶超欧美过程中的工业创新,使日本在历史上形成的做事严谨,对技术孜孜以求,在产品制造上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得以传承。体现在现代工业发展上,就是以质量取信于民,以节能环保占领国际市场。工匠精神打造了日本产品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的品牌效应,同时也铸就了日本对工业精神的深刻理解,从而为日本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赶超成功,也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其工业创新的局限性。比如,成功有可能固化创新的模式,使其行动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与变化。结果是,即便选定了创新的项目与目标,却可能无法找到达成的路径。再如,成功也有可能使其忽略创新存在的短板,不能清醒判断作为工业创新支撑的科学发现的作用,模糊在科技洞察力方面的国际差距。而这有可能是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影响创新业绩的关键。一些日本电子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败下阵来,尽管所受制约因素来自多个方面,但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不能完全否认的。
2.对工业创新本质的战略性思考。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美国“重返制造业”的事实反映出:首先,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在发生变化,可能从作为生产者制造物质财富,扩展成为创新的平台。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后者的角色将可能凸显。其次,工业在全产业链上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即从生产环节向上下游的其他环节渗透,由单一的生产为中心环节到跨界融合,以此构成实体经济运行的新的基础。伴随作为创新载体的工业本身所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这些变化,与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相比,工业创新本身也必然要发生变化,以至完成必要的转型。例如,创新所涉及的内容从生产到服务,从单纯地以增加物质财富为目的,向开辟价值增值的源泉转型。工业创新本身也是一个演进和变革的过程,这符合复杂事物的演化规律。
从演化经济学的观点和国际产业实践来看,工业创新并非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遗产,而是内化于工业化及其相关工业发展进程的最活跃、最积极的变革性因素。因此,对于走过产业立国道路的日本来说,只有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工业创新的本质,深刻认识今日的工业创新可能给经济体带来的深刻变化,而不是仅仅凭借昔日的经验在局部感受创新,才有可能借助新型的工业创新工具有效解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结构性难题,以扭转困局、成就新的发展业绩。
3.对今后工业创新可能方向的探讨。
由于工业创新的演进和变化不是对自身的简单否定,而是传承基础上的扬弃,所以对于日本来说,以对变革中的工业创新本质的深刻理解为基础,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创新的新形式,应该是思考的重点。同时,工业创新又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从目前世界各国已有的产业实践来看,工业创新的未来方向有可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新活动的包容性,即创新在传统产业与高端产业间的交互和融合趋势更加明显。未来的工业创新将可能通过改变传统产业的面貌来弱化和抹平产业间的发展差距。日本的传统纺织业向新材料产业的跨界发展,是得出如此判断的重要依据。第二,创新价值增值的扩展性,即创新将把产业链上的主要环节均变成价值增值的原点。因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有可能改变传统的微笑曲线形状,在赋予制造环节更多高科技含量的同时,使其成为与设计和服务同等重要的价值增值原点。第三,创新功能的生态自组织性,即创新可能不是止步于一件新产品、一项新技术或一种新组织的创造,而是在其过程中借助网络形成一种有助于产业发展的自我协调机制。这种协调可能包括对技术的、组织的创新选择方式的协调,对创新的分散与集成过程的协调,抑或对产业链条上功能性分工的协调。因为,创新由不均衡到均衡的实现过程,就是一个系统中多部门、多样化行动协调的结果。第四,与可能将要到来的新的工业革命相联系,工业创新的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将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由于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工业不再单纯是一个生产行业,而会不断演变成一块创新的高地,因此围绕创新的服务平台建设可能是其重要的任务,对产业运行和发展的导向也可能会通过创新的带动及其传导的方式体现出来。当然,未来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还有赖于日本等工业国家的创新实践,有赖于我们对其今后工业发展实践的观察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