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杂志 二维码
  • 日本学刊网欢迎您!
中日两国贸易非对称性相互依赖转换的原因分析
作者:罗 成 车维汉     时间:2015/5/2 22:16:20

  上海财经大学罗成、车维汉在《日本学刊》2013年第5期发表《略论中日两国贸易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的转换》。

  罗成、车维汉在文章中指出:中日两国之间的贸易是非对称的相互依赖,大体上可以说,它经历了中国非对称性地依赖日本(过去)→两国对称性地相互依赖(现在)→日本非对称性地依赖中国(未来)的转换,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两国要素禀赋的差异性及其动态变化,而且与两国的市场战略相关。 

  国际贸易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和不同商品的生产函数,是中日两国贸易产生和两国各自进出口类型的决定因素。所谓生产要素,是指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和信息等内容。中国的改革开放使自身的生产要素禀赋发生了流动和变化,而流动和变化中的生产要素又深刻地改变着中日两国相互依赖的非对称程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准确地定位自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此同时利用后发优势,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从中日两国的对比上看,2000年之前,中国仅在劳动力和生产资源上具有比较优势,而日本在资本、技术和管理上具有绝对优势。2001~2010年,日本在技术和管理上只拥有相对优势,但在劳动力要素和生产资源等方面与中国的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资本快速形成,对外投资增加,资本规模效应凸显;日本的资本要素优势已不具有显著性。即使在技术要素和管理上,中日差距也在缩小。生产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使中日两国贸易逐渐从产业间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同时也使两国贸易在竞争力上趋同。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而日本经济增长乏力,市场规模扩容有限。近年来中日双边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等事实,都一再证明了中日两国贸易非对称性相互依赖的转换。 

  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贸易、市场和国际政治三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贸易离不开市场,市场又通过国际政治反作用于贸易。也就是说,贸易伙伴间的经贸往来,不仅取决于上述经济因素,而且还取决于政治因素,取决于国家间关系。良好的国际关系会促进国际贸易,反过来,随着一国国际贸易的展开和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会增加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这又会促进该国的对外贸易。正因为如此,罗伯特·吉尔平认为,市场经济增长的政治根源及作用、经济变化和政治变化之间的关系、国际市场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是市场与权力(政治影响力)互动机制的三个要素。同理,市场变化会引起国家间权力的重新分配。事实表明,一国在处理国际关系时,如果不能处理好上述政治与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其日子就不会好过。 

  只要加以考察,就不难发现,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来,在对华贸易上,日本主要是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即充分利用中国的生产资源和劳动力,以获取高额利润。本来,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给日本提供了机遇,而近些年来日本政府非但不珍惜来之不易的日中邦交关系,还频繁制造事件,直至挑起领土争端。这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与日本拓展贸易市场的初衷相悖,违背了日本企业家和国民的利益。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日本在国家发展战略上贫困。这主要体现在:日本未能确立国家发展的明确目标,并对迅速变化的世界形势做出快速反应;缺乏开放精神,未能把本国问题置于世界大势之中来考虑并加以解决;日本政治体制使之很难产生出心胸宽阔、有战略眼光和决断能力的大政治家。安倍追随美国遏制中国的弧形战略,是政治上的短视,也进一步暴露了日本战略贫困的窘态。与日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的市场战略是成功的。中国在致力于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一切与中国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包括日本发展友好关系,显示了有包容有担当的大国风范。随着我国市场的快速扩容,其容纳世界生产和服务的能力越来越强,其政治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客观上引致国际体系内部的权力向中国的转移。权力的增强,又进一步促进了市场的扩大。中国逐步走上了一条国际政治关系与国际经济关系良性互动的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日两国贸易非对称性相互依赖向有利于中国方面转换也就不足为怪了。 

  根据实证分析以及深层次原因的探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中日两国贸易非对称性相互依赖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

  1972~2003年,日本处于有利位势;2003~2010年,中日两国贸易基本处于对称性相互依赖;2010年以来,形势有利于中国,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优势位势会不断扩大。

  (二)中日两国贸易的相互依赖是不对称的,同时也是不断强化的

  1972年以来中日两国贸易的持续快速增长证实了这一点。随着两国贸易相互依赖的强化,其敏感性和脆弱性的程度也在发生变化。1972~2003年,中国是强敏感性和强脆弱性的一方;2004~2010年,这一敏感性和脆弱性明显弱化。而2010年之后,日本方面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超过中国。

  (三)中日两国的贸易与市场规模有关,特别是与中国市场规模有关

市场是决定中日两国贸易非对称性相互依赖转换的核心因素,市场的变化也决定了双方各自权力(政治影响力)的大小,反过来权力又会对市场的变化产生影响。

  (四)在今后中日两国贸易非对称性相互依赖中,中国将越来越处于有利位势,这为中国制定、推行适宜的对日政策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杠杆

  借助经贸优势达到政治目的是国际关系中的惯常做法,中国应利用在中日两国贸易中的有利位势,迫使日本改变对华政策的保守性和歧视性,消除阻碍中日两国贸易顺利发展的消极因素。一方面我们应在领土等问题上坚持原则和表示强硬态度,另一方面还要正视中日两国贸易相互依赖的事实,避免狭隘地发起“经济战”和“贸易战”,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友情链接
您是本站第501090位访客            版权所有 日本学刊杂志社
  • 本刊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东院
  • 邮政编码:100007
  • 电话:(010)64039045
  • 传真:(010)64014022 64039045
  • 技术服务电话:010-602138985
  • 国内订阅:全国各地邮局
  • 邮发代号:8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