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论坛特辑
编者按:2011年9月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东京财团联合主办,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东亚新格局与中日美”国际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日本众议院前议长河野洋平、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日本东京财团理事长加藤秀树、美国著名学者傅高义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中日美三国的多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他们基于各自立场展开了热烈、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从点到面地讨论了中日美关系的未来及其对东亚新格局构建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刊特将与会部分领导及嘉宾的讲话和学者发言摘要刊载如下,以飨读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的讲话
金秋时节,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东亚新格局与中日美关系”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了。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来自中、日、美三国的学术界代表和参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支持的日本东京财团、国际交流基金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的召开,可谓适逢其时。进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伴随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大调整和大变革,东亚地区的形势也面临着深刻的变化。毫无疑问,塑造东亚新格局的过程,是中日美关系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因此,中日美三国加强沟通、加强协调至关重要。
众所周知,中日美是世界上最大的三个主权经济体,三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总量的40%左右,三国还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相互间有极为密切的人、财、物和信息的交往。这就决定了中日美关系在东亚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也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和影响力。中日美之间的关系互动决定着亚洲形势的演变、地区格局的走向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
除此之外,东亚中的中日美关系又有着很大的复杂性。东亚在历史上原本就是大国利益角逐激烈的地区。冷战之后,中日美之间因冷战而形成的彼此战略需求关系不复存在,三国都需要寻求和确立本国与其他两国之间的新的战略关系定位。进入新世纪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东亚各经济体相互联系日趋密切、相互依存不断加强的进程中,伴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伴随着日本加快寻求“正常国家”地位,伴随着美国亚太新战略的推进,东亚地区的大国关系及地区格局也正处于深刻而广泛的调整及变动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三国对于地区秩序的设想、自身的定位以及彼此的认知,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具体领域则呈现出摩擦与协调、竞争与合作时缓时烈、时起时伏的状态。
然而,尽管中日美三国在东亚存在诸多分歧和矛盾,但同时也有着重大的战略利益,特别是在地区安全以及经贸合作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因此,协调而非争斗、合作而不是摩擦,应该成为中日美三国在东亚相处的主流关系范式。
对中国而言,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面对的重要挑战仍然是要解决繁复的国内经济和社会问题,因此中国外交的基本任务也仍然是为中国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到中日美三边关系,中国与日本、美国的互动,也应服从中国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大战略。同时,从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执政理念和利益考量出发,中国政府将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和谐世界理念,即便发展起来了、进一步强大了,也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
关于中日美关系的发展,我认为有如下重要问题需要讨论。
(一)三方要努力培育战略互信,克服“三方游戏”的困境
战略互信是双边及多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中日美三边中,任何一对双边关系的背后都有着“第三方”的影子。只有以战略互信为基础,才能开展真正的战略合作并扩大共同利益。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各领域及各层面的交流与对话,加强沟通,增信释疑。
(二)应该着力校正中日美之间不均衡的政治安全关系
近年来,中日美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步变成了等边三角形,而政治军事关系则因日美结盟而形成了一条边很短的不等边三角形。这种不均衡的三边政治和军事关系,令日美的对华态度往往带动摇性和戒备性。我认为,日美在战略上应将中国设为伙伴,而不是对手,更不是敌手。日美都应以和平友好的心态对待对方与中国的关系发展。
(三)加强东亚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
三方应努力协调在地缘政治上的共同立场,尤其是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包括东北亚的朝核问题等。同时,大力推进包括经济、能源、粮食、反恐等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合作。三方应在六方会谈、东亚峰会、亚太经合组织(APEC)乃至集团性的等多边合作框架内加强沟通协调,共同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
(四)抓住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产业调整的新机遇,推动三方优势互补、经贸合作转型升级
如发展能源环境、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生物医药、信息通讯、新材料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合作,以及打造金融安全网络、推动自由贸易进程等。这既有利于增强三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又能够加快区域合作步伐,带动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总体进程。
(五)切实加强各种危机管理
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形势比较复杂,中日美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所以,首先要避免发生对立和冲突事件,其次要慎重对待突发事件等,要通过平等对话化解矛盾,通过友好协商消除争端,保持本地区的安全稳定。
(六)不断扩大人文交流
包括像今天这样的智库、学者间的交流。要让中日美三国更多的民众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理解,提升友好感情,打好三边关系的人民基础。
各位来宾,本次研讨会设定了三个议题,将集中研讨中日美三边关系以及与之关联的东亚格局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内容包括中日美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对未来中日美三边关系基本态势的分析和展望,以及对东亚合作与新格局构建的意见和建议。我认为,这些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具有相当的政治影响力。我相信,通过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的深入探讨、共同贡献智慧,推动东亚格局的演变取得良性进展的目标是一定可以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