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日本学刊杂志社在京举行“傅高义先生日本研究演讲座谈会暨日本学刊名誉编委授予仪式”。
傅高义是美国社会学学者、著名日本问题和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名誉教授,曾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风靡一时的著作《日本名列第一》,最新出版的《邓小平时代》又在华掀起畅销热,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的“纪念碑式”著作。
在演讲座谈会开始前,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日本学刊》名誉编委授予仪式,《日本学刊》主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向傅高义颁发了日本学刊名誉编委证书。
李薇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期刊创新工程,是深化学术期刊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设高端学术传播平台,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举措。作为中国日本研究的权威杂志之一的《日本学刊》,适应创新工程要求,在关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同时,增加了海外学者文章的比例,吸收在国内外日本研究领域做出卓越业绩和具有国际声望及影响力的权威专家担任编委。2013年,《日本学刊》向中华日本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前副院长武寅先生和傅高义先生在内的知名学者发出了担任名誉编委和编委的邀请,得到了他们的慨然应允。《日本学刊》名誉编委是《日本学刊》的终身荣誉称号,期待傅高义先生为《日本学刊》深入推进学术期刊创新工程提出指导性意见。
在演讲座谈会上,傅高义介绍了自己的日本研究、中国研究经历,并就当前的中日关系形势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明治维新后日本实现了现代化,中国还在现代化过程中。中国改革开放尚在继续,但是现在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腐败问题,经济高速增长转向慢速发展,空气污染困扰人们的生活。这些新的问题更为复杂,符合“后邓小平时代”特征。
邓小平当年关于中日关系的看法还是正确的,中日友好对于中日乃至全世界都有好处。只有稳定的双边关系,经济交流才更为有利。但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日两国已经不可能回到邓小平主张的“搁置争议”状态,日方有必要寻找使中方认可的主张。当前中日关系的严峻局面亟需改善,希望中日双方寻找到好的办法,避免冲突。两国高层要采取政策措施,双方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与会学者认真聆听了傅高义的演讲,并围绕安倍内阁及其对华政策、中日关系、日本研究、《邓小平时代》等议题,与傅高义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互动交流。
针对安倍晋三在《献给新的国家》中提到的“日本的最大课题是摆脱战后体制”,傅高义表示,当前日本面临的最大课题应该是经济问题,而其国内经济发展基本要素并不乐观,与中国搞好关系、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红利是非常重要的;安倍试图重建能够获得国民尊重的日本,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其路径选择并不妥当。
针对当前的国际日本研究现状,傅高义以美国和欧洲地区为例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美国的日本研究从资金支持和人员配置来看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课题选择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关注微观问题、细节问题,缺乏大局观;而在欧洲地区,虽然日本相关研究仍在继续,但“中国热”更受关注。
演讲座谈会由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党委书记高洪主持,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清华大学教授刘江永、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承等《日本学刊》在京编委,中国社科院日本所、文学所、新闻所等专家学者和社科院国际合作局、科研局的负责同志,以及新华社、中新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社会科学报》、《世界知识》等媒体记者,共60余人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