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日本学刊》编辑部召开2013年工作会议,这也是《日本学刊》编委扩大会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等单位的《日本学刊》部分在京编委、社科院期刊审读专家以及日本研究所各研究室主任出席了会议。
《日本学刊》主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 《日本学刊》主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李薇主持了会议。《日本学刊》副主编、编辑部主任林昶代表编辑部作了2013年工作报告并汇报了2014年改版情况。 林昶在报告中指出,适应社科院学术期刊创新工程的要求,2013年,《日本学刊》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在关注日本和中日关系热点问题、重视理论文章方面作出了努力,期刊定位、办刊理念、制度建设、著审编读流程关系等进一步明晰,论文转载率、媒体反应等期刊影响力上升,期刊学术地位和权威性有所提高,得到了国内日本研究专家、学者的首肯。编辑队伍建设、业务研讨也取得一定成绩。日本学刊网完成了改版,逐渐明确中国日本研究学术期刊官方网站定位,网站的品牌正在打出去。但同时,《日本学刊》工作也存在若干问题和值得总结的经验教训。比如,平时对学术动态的追踪不够,工作的计划性和认真程度仍需提高。 按照社科院的统一部署,2014年《日本学刊》将进入创新工程。林昶在报告中说,乘创新工程东风,2014年《日本学刊》将进行创刊以来的第三次改版。刊物内容将延续2013年的各种努力。在理论与现实结合、关照历史之外,将继续注重牵动全局的日本国家发展走向和战略问题、大国关系、地区合作的论文,增加比较研究文章等,包括金融、气候、能源、非传统安全等热点问题的论文。重大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论文比重不低于80%。栏目设置从目前政治、外交、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的领域划分,整合为热点透析(包括政治、外交)、专题研究(包括经济、社会)、基础文论(包括历史、文化等)三大板块。形式基本保持原刊风格不变。字数增至16—17万字,发文篇数略有增加。 林昶在报告最后说,2014年《日本学刊》编辑部工作的关键词,一是创新,二是服务。要认真落实学术期刊创新工程精神。作为日本研究所的科研辅助部门,除了面向全国日本研究界之外,将尽力服务创新工程,提高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要和作者交朋友,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使选题、文章趋向完善。还要有制度建设保驾护航,进一步完善匿名专家审稿制度,充分发挥审稿专家的作用。编辑部人员要提高素养,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心底无私,公正公平,所内所外一视同仁。同时坚持匿名审稿、集体决定,辅之以学术不端检测等技术手段,更需外界的监督。《日本学刊》正处于一个良好的上升期,要脚踏实地从每一篇文章做起,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而努力!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党委书记高洪(右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承 在会上,与会专家对《日本学刊》工作进行了点评。《日本学刊》前主编、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认为,编辑部一年工作有很大成绩、很大改进,稿子质量明显提高,照顾到所内所外作者平衡,特别是日本学刊网有声有色。
《日本学刊》前主编、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冯昭奎 《日本学刊》前主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前所长蒋立峰认为,2013年《日本学刊》在扩大稿源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不仅日本学者,还要注意吸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研究成果,比如美国学者或台湾学者的成果。对于在日本的中国学者的文章,有的不是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则需要谨慎对待。
《日本学刊》前主编、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前所长蒋立峰 中国社科院期刊审读专家、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提出,《日本学刊》的文章要注意时效性问题。日本内阁更迭频繁,相关研究论文在发表时,往往已经失去了时效。因此,《日本学刊》的文章当时效性与理论性发生矛盾时,可以在分析中寻找共性加以联系。不管是野田还是安倍或是其后的政权,都可以从日本右倾化、为右翼服务等共同点入手。他还充分肯定了《日本学刊》近几期与新华网的合作,认为效果很好且值得推崇,通过媒体把学者的声音扩大,有利于学者把握话语权,在提高刊物和作者知名度的同时,论文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他提议继续扩大与其他主流媒体如人民网、海外网的合作。另一位院期刊审读专家、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前编辑部主任向祖文,则对《日本学刊》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工作报告有内容分析,有数字统计,图文并茂。
中国社科院期刊审读专家沈骥如(右一)、向祖文 《日本学刊》编委、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季风在会上发言,认为2013年编辑部进行的主动约稿很有必要。编辑部是站在学术成果发表的第一线,往往比作者想得多,敏感度高,给作者提供的素材非常有帮助。今年他在同编辑部编辑商讨论文写作修改的过程,非常愉快。编辑部统计作者来年发表论文的计划,这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不仅增加了编辑部与作者的联系,同时编辑部也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动向,提前约稿,设定选题。希望这样的工作能够坚持下去。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季风(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