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列数字系年、期,1985.1—1990.6为《日本问题》,1991.1—为《日本学刊》)
80年代的日美关系
张碧清
1985.2
池田勇人与中日关系
孙平化
1985.3
略论中日关系的过去和未来
田 桓
1985.4
中日关系与亚洲的安全和发展
宦 乡
1986.2
论日本对外战略的发展
刘江永
1986.1
日美关系的现状与展望
丁幸豪等
1986.4
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的日苏关系
陆文荣
1986.4
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
陈启懋
1986.4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作用与地位
樊勇明
1986.5
日美苏关系中的日本
钱学明
l987.2
1986年日本外交的新发展
钱学明
1987.3
日苏关系的新动向及发展趋势
徐之先
1987.3
中日关系与亚洲和平
何 方
1987.4
坚持联合声明的原则
宦 乡
1987.5
严格遵守“声明”和“条约”实现中日世代友好
张香山
1987.5
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的回顾
孙平化
1987.5
中日关系正常化前后
肖向前
1987.5
吸取历史教训 加强中日友好
赵安博
1987.5
历史教训的回顾
〔日〕冈田春夫
1987.5
寄语日中邦交正常化15周年
〔日〕竹入义胜
1987.5
最近的日中交流
〔日〕大来佐武郎
1987.5
我与中国
〔日〕冈崎嘉平太
1987.5
我所经历的日中关系50年
〔日〕小川平四郎
1987.5
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历史意义
〔日〕井上清
1987.5
略论美苏关系的缓和和日本在国际上的作用
金君晖
1988.4
90年代的国际形势及日本
周季华
1988.5
贯彻《条约》精神 发展中日友好——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
赫 赤
1988.5
布什上台后摩擦日趋激化的日美关系
张碧清
1989.6
缓和形势下的日本外交
徐之先
1990.1
美苏首脑马耳他会谈对日美关系的影响
张碧清
1990.3
人权问题与日本的立场及其对华态度
刘江永
1990.4
日本的新欧洲政策
朱心坤
1990.5
日本加速推行政治外交的新动向
张碧清
1990.6
亚太地区的繁荣和日本的出路
郭炤烈
1991.1
论日本的国际新秩序设想
陈洁华
1991.1
从日本有人想派兵出国说起
雨 谷
1991.1
从国际政治思想史看21世纪的世界与日本
〔加拿大〕郭焕圭
1991.1
90年代的日本外交展望
何 倩
1991.2
中日关系诸问题
张香山
1991.1
转折时期的苏日关系
周季华
1991.2
战后日本的中东外交
林晓光
1991.2
80年代以来美国的对日战略思想
刘世龙
l991.3
海湾战争与日本
雨 谷
1991.3
日本的崛起及政治外交倾向
刘江永
1991.4
积至诚,才能做亚洲的朋友
雨 谷
1991.4
日本意欲代表亚洲乎?
雨 谷
1991.5
开创有利于世界和平的中日关系——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
刘 迪
1991.5
日本走向“国际化”的历史借镜——20世纪史的五点启示
冯昭奎
1991.6
日本的国际新秩序蓝图
刘江永
1991.6
日美学者对80年代日本战略思想流派问题的研究
刘世龙
1991.6
“外压”论
易 明
1991.6
选择与考验:日本做什么国际贡献
雨 谷
1992.1
国际形势和中日关系
何 方
1992.1
战后日本对南朝鲜的外交
林晓光
1992.1
国际形势巨变后的日美关系
张碧清
1992.3
试析日本的国际新秩序构想
林晓光
1992.4
中日复交20周年的不和谐音调
雨 谷
1992.4
“LT”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阎树森
1992.4
努力登上新台阶——写于中日关系正常化20周年
刘德有
1992.5
复交后中日关系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
张香山
1992.5
新形势下的中日关系
钟 妍
1992.5
亚太多元共存体系中的中日关系
刘江永
1992.5
现阶段台日关系剖析
李水旺 朱卫东
1992.5
冷战后日本外交的调整方向
周季华
1992.6
关于中日关系的历史新机遇
郑必坚
1992.6
关于中日关系的若干思考
冯昭奎
1992.6
国际格局变动中的中日关系
陆忠伟
l992.6
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和日中关系
〔日〕中江要介
1992.6
作为文化问题的日中关系
〔日〕竹内宏
1992.6
苏联解体后日本外交的基本走向——回顾与展望
刘江永
1993.1
日本的大国目标追求与中日关系
宋成有
1993.1
日本的联合国对策与活动
鲁 义
1993.2
日本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活动及前景——兼谈联合国的改革
张碧清
1993.3
关于亚太地区国际环境和安全的思考
周季华
1993.3
稳定发展中日关系之我见
骆为龙
1993.4
日本对外战略动向及中日关系
纪朝钦 孙震海
1993.6
简论冷战期间日本对外政策调整
姚文礼
1994.1
日本政府的环境外交
林晓光
1994.1
“55年体制”下的日本外交
刘映春
1994.2
日俄“领土问题”的由来与现状
罗养毅
1994.2
日本对华政策进入新阶段
杨运忠
1994.2
面向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刘江永
1994.3
日本从“脱亚”到“归亚”
李阁楠
1994.3
“谢罪外交”与“失言外交”
冯 平
1995.1
80年代日本外交的若干特点
赫 赤
1994.4
战后日台关系框架制定过程——吉田书简再考
殷燕军
1995.2
日本政府的对越外交政策
晓 光 蒋 兢
1995.2
90年代中后期日本亚太外交的基本走势
杨运忠
1995.3
联合国的改革与日本——纪念联合国50周年
何 方
1995.5
汲取历史教训 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
赵阶琦
1995.5
近代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张海鹏
1995.5
日本战争赔偿问题始末
于 群
1995.5
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
曹云华
1996.1
日本正在“回归”亚洲
赵光锐
1996.1
试析日本亚太战略中的几个问题
池元吉 田中景
1996.1
90年代日本与西欧关系的基本特点
金熙德
1996.2
战后日本对朝政策的演变及其前瞻
丁英顺
1996.2
日台关系进入重视政治交往的新阶段
杨运忠
1996.3
当前日美安保体制的三个特点
刘世龙
1996.4
日美安保体制的强化与东亚的安全
周季华
1996.4
转型期的日本外交——评大平、铃木、中曾根内阁外交
姚文礼
1996.4
论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问题
刘江永
1996.6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国际作用
孙 承
1996.6
通往中日邦交正常化之路
张香山
1997.5
为发展21世纪的中日友好关系而努力
张蕴岭 蒋立峰
1997.5
21世纪中日关系的思考——从日本人的文化心理说起
刘德有
1997.5
从香港回归看亚洲形势和中日关系的发展
肖向前
1997.5
日中关系的回顾与展望——以国际环境和国内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为中心
〔日〕田中明彦
1997.5
冷战后日本外交政策决策体制的变化及其特点和原因
梁云祥
1997.2
冷战后的中美日三边安全关系
赵阶琦
1997.3
战后日本对美领土政策
刘世龙
1997.3
论“日台条约”
张茜红
1997.3
90年代日本对东盟的外交政策
王公龙
1997.4
略论美菲交涉与《旧金山对日和约》中的劳务赔偿问题
侯文富
1997.4
日本对台湾海峡介入政策的演变
殷燕军
1997.6
1898—1907年日本对华侵略初论——兼驳任达先生的“黄金十年说”
陈景彦
1997.6
中日复交谈判回顾
张香山
1998.1
论佐藤荣作上台前后的对华政策演变
安成日
1998.2
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前后
张香山
1998.4
日俄(苏)关系的定位及其演变趋势
金熙德
1998.3
构筑中日关系的第三个千年
何 方
1998.4
饮水不忘掘井人——周恩来与《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孙叔林
1998.4
日本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写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之际
高增杰
1998.4
开创和平友好的中日关系的新世纪——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0周年
高海宽
1998.4
日朝关系正常化进程及其展望
丁英顺
1998.4
冷战后日本对美政策走向
刘世龙
1998.5
关于发展中日关系的几点思考
武 寅
1998.5
日本的周边军事外交
杨运忠
19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寄思——一个中国的原则与中日关系的发展
刘德有
1999.5
江泽民主席访问日本意义重大
蒋立峰
1999.1
展望未来的日中关系
〔日〕中江要介
1999.2
世纪之交:中日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王 升
1999.2
新形势下中日关系探析
顾春太
1999.2
试析影响日本对华政策的“台湾情结”
范跃江
1999.2
90年代日美关系的调整及其影响
朱听昌 师小芹
1999.3
全球性问题与日本的大国外交
林晓光
1999.3
中日两国政治文化比较研究:意义、图式和框架
任志安
1999.3
邓小平“共同开发”思想与钓鱼岛问题
李清津
1999.4
论日本安全战略调整——兼析“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
姚文礼
1999.4
从“完全追随”到“有选择追随”——试析冷战时期日本的联合国外交
丁诗传 杨 子
1999.4
走向经济大国的中国与走向政治大国的日本——以基于地缘政治与相互依存理论的分析为中心
李小华
1999.4
日本对华ODA的成效及其转折
金熙德
1999.5
日美国会委员会制度的比较分析
吴 胜
1999.5
冷战后日本舆论界学术界对国际形势和中国的认识
殷燕军
1999.5
我国学者对日本侵华政策的研究综述
肖立辉 孟令梅
1999.5
日本对台政策调整中的美国因素
王公龙
1999.6
思考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刘德有
2000.6
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及相关立法评析
钟 严
2000.2
战后日本的亚太战略选择
刘世龙
2000.3
简论战后日本对蒙外交的演进
乌兰图雅
2000.3
冷战后中美日三角中的日美关系
吴 胜
2000.4
“中日伙伴关系”的背景、实质及趋势
金熙德
2000.5
日本对外战略和对华战略简析
孙 承
2000.5
新时期日本对朝鲜政策初探
赵阶琦
2000.6
冷战后日本外交决策过程的新变化——关于日本对华政策决定过程的案例分析
吴 胜
2001.1
日本政界台湾帮的动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张进山
2001.2
冷战后的日美安保体制与台湾问题
张耀武
2001.3
日本对华ODA中的“利民工程无偿援助”
金熙德
2001.3
当前日本的政治经济形势及中日关系
蒋立峰
2001.4
中日现代化的殊途与交错
金熙德
2001.5
世纪之交的日俄关系
林晓光
2001.5
中日国内政治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俞新天
2001.6
日美关系的两个周期
刘世龙
2002.3
发展中日关系之我见
刘德有
2002.4
热战 冷战 温战——国际大背景下的日本政治走向与中日关系
武 寅
2002.4
作用巨大 任重道远——论战后中日民间交流的特征与作用
张进山
2002.4
21世纪初中日关系的特征与课题
金熙德
2002.4
立足时代潮流 准确把握中日关系的未来
杨伯江
2002.4
回顾日中邦交正常化30年
〔日〕田中明彦
2002.4
从地区角度看日中关系的现状
〔日〕高原明生
2002.4
共筑东亚安全大厦——浅析21世纪之初的中日安全合作
姚文礼
2002.5
对日美同盟“再定义”的再认识——以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为视角的选择性分析
王公龙
2002.5
在新形势下谋求新的共同利益
徐敦信
2002.6
第二次中日政经论坛宣言
2002.6
从美国的“2、3、4、5”战略模式谈起
赵阶琦
2003.5
东北亚安全与发展的保证
蒋立峰
2003.6
武力不能缔造和平 强权不能确保安全
蒋立峰
2003.4
切实坚持发展中日关系的正确方向
高海宽
2003.4
迎接缔约25周年 展望日中关系未来
〔日〕中江要介
2003.4
回顾与展望——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
丁 民
2003.4
机遇与挑战——新时期中日关系的思考
孙 新
2003.4
共同推动日中经贸合作走向新阶段
〔日〕中田庆雄
2003.4
中日经济关系与中国工业化
冯昭奎
2003.4
日本型中国威胁论的“水脉”
〔日〕马场公彦
2003.2
日中关系30年
〔日〕国分良成
2003.2
增进中日相互理解和信任的途径
崔世广
2003.2
战后日美伙伴关系的三个发展阶段
刘世龙
2003.2
冷战后日本的外交战略
刘世龙
2003.5
关于中国东海的钓鱼岛、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问题的法律分析
桐 声
2003.6
日本调查大陆架及台湾地区政治形势对钓鱼岛主权的影响
李中邦
2003.6
日本的地区安全合作思想与实践
孙 承
2004.2
日本的外交政策与外务省
〔日〕河边一郎
2004.2
日本对华复交决策的政治力学
张 勇
2004.2
中国的多边外交战略与日中关系的战略转机
〔日〕三船惠美
2004.2
从国际法角度分析钓鱼群岛主权问题
孙伶伶
2004.2
中日“政冷经热”现象探析
金熙德
2004.5
肯尼迪政府的“中国威胁论”与日美关系的演进
崔 丕
2004.4
缅怀世纪伟人 发展中日友好
孙 新
2004.6
圆融会通:东亚共同繁荣和创造和谐文明的条件——在第二次中日韩新世纪文明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讲演(摘要)
高 建
2004.6
希望形成东亚多边安全合作体制——在“东亚和平发展高层会议”上的讲演(摘要)
李寿成
2004.6
日本地区外交战略调整的若干问题
白如纯
2004.6
失衡的2004年日本外交 刘世龙 2005.1
试析日本对华强硬政策 张伯玉 2005.2
对突破中日关系僵局的几点思考 吴寄南 2005.2
日台关系的新走向 吴万虹 2005.2
国际体系与日本对外结盟 张景全 2005.3
中日关系与东亚合作 查道炯 2005.5
日英同盟与“再定义”后的日美同盟比较 胡 伟; 倪海宁 2005.6
美日同盟涉台条款溯源 李广民 2005.6
论中日复交前日本的“两个中国”政策——对中日关系 李秀石 2006.1
现实的启示
战后日本文化外交战略的发展趋势 丁兆中 2006.1
日美韩合作与朝核问题 刘世龙 2006.2
论中日“囚徒困境”的存在及逃逸 马亚华 2006.2
日本“东亚共同体”战略解析——以“东亚共同体 吴怀中 2006.3
评议会”报告为中心
日美“再编”协商与日本安全战略调整 吴怀中 2006.4
日本对中东政策的演变轨迹 金熙德 2006.4
中日政治关系失和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 李 文 2006.4
小泉内阁的外交政策浅析 周永生 2006.5
近年日本和美国对华政策的差异 刘卫东 2006.5
日本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 刘世龙 2006.5
安倍外交的初期成效与展望 金熙德 2006.6
日本加强对印外交的背景与前景 赵阶琦 2006.6
日本对东盟政策与中日关系 白如纯 2006.6
日本对德结盟与日本对美结盟的关系 张景全 2007.1
“九一一”以来日美同盟与美韩同盟的差异性 张威威 2007.1
论日澳“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形成 汪诗明 2007.2
扩大战略互惠 发展中日友好 樊勇明 2007.2
中日相互认识的历史维度 王 屏 2007.2
从援助型外交走向战略型外交——日本中亚外交政策的 沈旭辉 刘 鹏 2007.2
演变浅析
日本与中亚接近的原因探析 朱永彪 杨 恕 2007.2
战后日本的公共外交 刘国华 李 阵 2007.4
中日关系“重新定位”问题的探讨 金熙德 2007.4
巩固基础、创新模式是中日关系持续发展的关键 蒋立峰 2007.5
在变与不变中把握中日关系的大局——为纪念中日邦交
正常化35周年而作 徐 平 2007.5
从“年谱”看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 林 昶 2007.5
日韩邦交正常化谈判及其影响 丁英顺 2007.5
论日本的“价值观外交” 刘江永 2007.6
《韩日合并条约》是非法的欺诈文件 徐正豪 叶 琳 2008.1
日本帝国主义在殖民地统治时期悍然抹杀朝鲜民族意识的图谋 魏光南 李璇夏 2008.1
日本帝国主义强掳朝鲜人的真相 李训革 叶 琳 2008.1
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帝国主义的对朝侵略图谋 金胜日 叶 琳 2008.1
日俄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独占朝鲜而发动的战争 辛哲男 2008.1
试析日本的环境外交理念及取向——以亚太环境会议机制为中心 吕耀东 2008.2
试析安倍内阁以来中日关系回暖的原因 孙 承 2008.2
从日澳“安保关系”透析日本安全战略新动向 王海滨 2008.2
三维棱镜下的日美同盟 李广民 王连文 2008.2
松村谦三集团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翟 新 2008.2
浅析智库在日本外交决策中的作用 吴寄南 2008.3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与中日关系的新发展 刘德有 2008.4
战略互惠 合作共赢:中日关系发展新阶段 蒋立峰 2008.4
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稳定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及潜在危机 李秀石 2008.4
对石桥湛山“功利”外交思想的考察 苑崇利 2008.4
实现战略互惠 增进民间友好——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 刘江永 2008.5
日本对非洲政策的演变与发展——以“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为视点 白如纯 吕耀东 2008.5
21世纪日本自由主义外交战略思想解读——以“地球贡献国家”论为中心 高 兰 2008.5
缔约30年来中日关系的演变轨迹 金熙德 2008.6
洞爷湖八国峰会与日本外交战略意图 吕耀东 2008.6
日本外交的主流思维——带倾向性的中间路线 赵全胜 2009.1
日本在台湾问题上的官方立场的形成及实质 翟 新 2009.1
──基于田中角荣内阁对华复交政策过程的考察
小泉“破冰之旅”后的日朝关系 丁英顺 2009.1
中国的发展与中日关系 孙 承 2009.2
试析冷战后日本的能源外交 庞中鹏 2009.2
中日双边互动模式:情境与调控 吕耀东 2009.3
未来十年的中日关系与中国对日政策——21世纪中日关系研究报告 蒋立峰 2009.5
试析“日华恳”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王海滨 蔡 亮 2009.5
国际格局演变与未来的中美日关系 刘江永 2010.1
鸠山内阁外交的基本特征 孙 承 2010.2
日本对华安全政策的理论分析 吴怀中 2010.2
略论复交前导致中日关系敌对态势的因素 王振锁 2010.2
“鸠山构想”与中日共同推进东亚共同体 刘昌黎 2010.1
中日关系新动向与“东亚共同体构想”
——“日本新政权的外交及对华政策”学术研讨会综述 庞中鹏 王广涛 2010.1
中日近代以来不同历史经历和发展道路对东亚地区认同的影响 梁云祥 2010.1
战后“和解”与中日关系中的“1979年体制” 田庆立 2010.3
金融危机对日美同盟的影响 张景全 2010.3
日本对东南亚的政治“切入” 廉德瑰 2010.4
日美同盟与冷战前期美国在日本本土及琉球群岛的核部署 陈 波 2010.4
对2010年中日关系的看法和改善两国关系的建议 李 薇 2011.1
中日关系“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刘江永 2011.1
——论钓鱼岛问题与日本防卫计划大纲的影响
日本公共外交的特点 廉德瑰 2011.1
试析近年来不断深化的日印关系——兼从日印能源合作的视角 庞中鹏 2011.1
菅直人内阁对外政策调整浅析 孙 承 2011.2
冷战后日本对朝鲜的人道主义援助简析——一种新古典现实主义的解释 燕玉叶 2011.2
日本NGO的发展及其在外交中的作用 胡 澎 2011.4
东日本大地震后的日本外交策略浅析 吕耀东 2011.4
日本“离岛”立法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与挑战 李秀石 2011.4
日韩军事关系:从“准同盟”到“同盟”? 王传剑 2011.5
略论日本“海洋派”的对外战略思想 廉德瑰 2012.1
美国对中日钓鱼岛争端的介入浅析 高 兰 2012.2
战后日本对外方针构建的意识原点——外务省战时外交反省报告评析 翟 新 2012.2
深化同盟机制:日美双边互动的战略愿景 吕耀东 2012.3
——《面向未来的共同蓝图》评析
日美关系中的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 张 勇 2012.3
野田访美与日美能源合作 庞中鹏 2012.3
钓鱼岛问题与中日关系 蒋立峰 2012.5
复交40年:中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冯昭奎 2012.5
日本对华大战略简析——以“接触”与“防范”为核心概念 吴怀中 2012.5
恢复邦交后的中日经济关系:发展、转型与前景 江瑞平 于潇潇 2012.5
中日关系:“不惑之年”的思考 吴寄南 2012.5
钓鱼岛争议与中日关系面临的挑战 刘江永 2012.6
直面拐点:历史视野下中日关系的演进与现实思考 杨栋梁 2012.6
论中日关系机制化建设 徐万胜 2013.1
美国战略调整背景下日本“全面正常化”走向探析 杨伯江 2013.2
日本政治变动及其对华影响 吴怀中 2013.2
——一种结构、生态与政策的演化视角
地缘政治与安倍的价值观外交 廉德瑰 2013.2
经济视域下的中日关系 徐 梅 2013.3
日本海洋战略的内涵与推进体制 李秀石 2013.3
——兼论中日钓鱼岛争端激化的深层原因
日本的军事转型及其对中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江新凤 2013.3
试论中日重构战略互信的路径选择 吴寄南 2013.4
重建日中关系 〔日〕毛里和子 2013.4
事实胜于雄辩:钓鱼岛确属中国 刘江永 2013.4
——评日本某学者在钓鱼岛问题上的谬说
亚太地区海洋合作的博弈互动分析 高 兰 2013.4
——兼论日美海权同盟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从战略文化透析日韩安全合作的因素构成 巴殿君 王胜男 2013.5
论民间交往在中日关系史上的地位 武 寅 2014.1
从历史记忆和相互认知出发:避免中日冲突 [美]傅高义 2014.1
甲午战争以来东亚战略格局演变及启示——兼论120年来的中日关系及未来 刘江永 2014.1
——
安倍“战略外交”及其对华影响评析 吴怀中 2014.1
试析“安倍外交学”与“安倍经济学”一体两面的战略互动关系 武心波 2014.1
日本政治右倾化和中日关系的思维方式及战略策略问题 时殷弘 2014.2
“修宪派”与战后日美关系的历史考察 廉德瑰 2014.2
试论日本对东盟的安全合作政策 李秀石 2014.2
东亚的“脱战后”与中日交流的转型 刘建平 2014.3
安倍对华“政经分离”政策浅析 蔡 亮 2014.3
日本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过程再探讨 王新生 2014.4
琉球问题所涉“剩余主权”论的历史与法律考察 罗欢欣 2014.4
中国周边地区局势和中日关系 张蕴岭 2014.5
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历史的拐点与东亚国际格局 宋成有 2014.5
国际战略格局的演变与中日关系 朱 锋 2014.6
美国对日政策内在矛盾及地区战略影响分析 杨伯江 2014.6
日本放宽武器出口禁令及其对日美同盟的影响 张景全 2014.6
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中美日因素”论析 廉德瑰 2014.6
中日关系的辩证解析 冯昭奎2015.1
当前中美日关系的战略形势和任务
——一种宏观视野的讨论 时殷弘2015.1
地缘政治思想对中美日关系的影响 刘江永2015.3
论日美同盟战略对接
——从双向安保合作到“全球伙伴关系” 李秀石2015.4
安倍内阁对俄外交新态势与日俄关系走向 孙 承2015.4
战后日本外交战略理念及对外关系轨迹 吕耀东2015.5
战后中日关系的轨迹、特征与走向 吴怀中2015.6
中日关系的政治经济学
——非均衡发展、理性冲突与“底层结构”的构筑 莽景石2015.6
论美国在钓鱼岛争议中偏袒日本的背景和原因 刘江永 2016.1
日本外交政策辩论和大国博弈中的中日关系 [美]赵全胜 2016.1
多视角下的中日关系 张蕴岭 2016.2
日本“灰色地带事态”与中日安全困境 高 兰 2016.2
“安倍路线”下的日本与中日关系
——兼论构建中日新型国家关系 吴怀中 2016.3
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与中日关系 武 寅 2016.4
中国全方位外交下的对日战略探析 杨 达 2016.4
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与对日外交实践 杨伯江 金 嬴 何晓松 常思纯 2016.5
论日本太空战略与日美拓展“同盟对接” 李秀石 2016.5
日俄和约交涉的新动向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刘建平 2016.5
中国公共外交与对日方略 门洪华 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