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不久,日本国内很快就出现了歪曲侵略历史、美化侵略战争的错误言论,这引起了日本进步学者的反思和批判,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由此而生,并影响了20世纪50、60年代的中日关系。中日复交并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后,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给处于“蜜月期”的中日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典型事例包括20世纪80年代发生的两次教科书事件和中曾根康弘首相参拜靖国神社。90年代以后,随着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成了制约中日关系的“瓶颈”,开始严重影响中国民众对日印象,并制约着两国关系正常发展。这种情况在小泉纯一郎、安倍晋三担任日本首相的21世纪初尤为明显。无论教科书事件、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还是否认战时日军暴行等错误的历史认识,均是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的表现形式,加之其历史根源、思想基础、社会基础甚至国际环境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学术逻辑的剖析,更亟待国际政治逻辑上的破局。